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8214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候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52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11月来本院治疗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定期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各评价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患者强迫、抑郁、躯体化、焦虑等因素水平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分析其心理状况,施以积极、恰当的护理干预,以树立患者的信心,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状况;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108-0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由于阻碍气流、造成患者反复咳嗽、多痰、呼吸急促和困难,该病病程较长,无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会逐渐恶化,因此患者极易产生各种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从而加剧病情的发展,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施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11月本院呼吸内科共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65~88岁,平均75.7岁,平均病程为15.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接受调查时均无意识不清、语言表达不畅现象。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1周内,按照SCL-90自评量表要求对强迫、抑郁、敌对、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等9个因素进行评测,观察组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经过2个月治疗后,对所有患者按上述标准及项目进行评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前后各因素对比情况详见表1。

    3 护理干预

    3.1 努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患间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对于缓解患者心理情绪、增进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首先要将患者视为亲人而不是患者,在患者入院时,通过耐心的解释、热情的接待、积极的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治疗。此外还要注意和掌握沟通技巧和方法,促使患者能够主动进行倾诉,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2]。

    3.2 对个体实施健康指导

    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的治疗手段,极易由于对相关知识的缺乏和治疗效果的不满意而引起过分担心和焦虑,有的甚至抵触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通过适时、适当和适量的健康教育,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缓解焦虑情绪,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如在患者处于轻松的状态下,指导他们积极进行腹式、缩唇式呼吸训练,以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等[3]。

    3.3 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功能

    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分子,因此,家人的关心和社会的关爱对于患者缓解精神压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发挥家庭的凝聚力,鼓励家属给患者提供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使之意识到通过自身的付出,为患者的康复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发挥社会的作用,社会与家庭对患者要不抛弃、不放弃,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共同分析患者的病情、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问候、探视和适当的娱乐等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怀,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

    3.4 为患者提供各种松弛护理

    轻松、舒缓的音乐能够放松患者的心情、缓解患者的压力,要根据他们的文化、心理、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提供不同内涵、风格的音乐,尽量以轻音乐为主。在倾听音乐时,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深呼吸训练,训练以双手开始,在吸气时要逐渐将拳头握紧(3~5 s),在呼气时逐渐放松拳头(8~10 s),借此充分感觉自身的紧张和放松,并通过类似方法训练上肢、颈部、肩部、下肢、头部及腹部等部位的肌肉,最终实现全身的放松[5]。

    4 讨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通过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所有患者的各因素整体水平均较中国常规数据高,差异性显著,说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而且心理因素对于身体的影响甚至大于病理因素,因为人在心情愉悦时,往往能够分泌大量的有益激素、乙酰胆碱和酶,从而极大调动和调整机体各种代谢活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能否及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并施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解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将对疾病的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本院通过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各项心理因素水平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进疾病的治疗效果[6]。

    5 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首先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施以积极、恰当的护理干预,从而能够促使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晶波,王岩,张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314-315.

    [2]杨秀军,郑春梅,朱辉,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493-149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2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