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80003
颈部血管狭窄伴基底动脉瘤行介入治疗1例临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5日 臧丽丽 张旋 王慧慧
第1页

    参见附件(2246KB,2页)。

     [摘要] 颈部血管狭窄伴基底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手术风险大,术后护理有一定难度。本科医护人员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成功实行了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基底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好转出院。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护理;基底动脉瘤;颈部血管狭窄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b)-108-02

    2010年11月份,本科收治了1例颈部血管狭窄伴基底动脉瘤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7岁,患者因左侧面部及口角麻木半年入院,病史中出现过左眼一过性黑朦,门诊以“颈动脉狭窄”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佳。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白质脱髓鞘改变及轻度脑萎缩,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颈部血管彩超示:左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控制血压、控制血脂等药物治疗。患者于2010年11月22日行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全脑血管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95%,基底动脉尖部血管瘤,大小约5.7 cm×3.2 cm。为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0年11月17日行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基底动脉瘤栓塞术,经过积极的治疗护理,住院20 d,患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手术复杂有一定风险,患者心理负担重,担心预后,因此,要鼓励患者,给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及重要性,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并列举成功的患者,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1.2体位训练由于患者在术后术侧肢体要制动24 h,所以术前要跟患者讲解术侧肢体制动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并指导患者床上排便训练和咳嗽咳痰训练 。

    2.1.3饮食、睡眠指导术前饮食宜清淡,多吃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可给予镇静药。

    2.1.4 病情观察此类患者由于伴发基底动脉瘤,所以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严格控制血压[1]。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在相应位置做上标识,观察皮肤颜色、温度,以便和术后作对比。

    2.1.5术前准备术前做碘过敏试验。术前常规备皮,术前半小时给予苯巴比妥那肌内注射。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尽量排空大小便,取下头颈部金属饰物[2]。

    2.2 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患者有无头昏、头痛、呕吐、失语、肌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3]。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部皮肤颜色、温度以及下肢肢体有无疼痛、肿胀,并与术前做比较,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密切观察腹股沟穿刺点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穿刺点皮肤有无血肿。

    2.2.2 患侧肢体制动24 h,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避免剧咳、打喷嚏和用力排便,以免腹压急剧增高而导致穿刺点出血。

    2.2.3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肢体要制动24 h,加之此患者手术复杂,风险大,所以患者会表现为烦躁情绪。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安慰患者。必要时可以采取给患者放舒缓音乐或陪患者聊感兴趣的话题的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2.2.4 皮肤护理术后6 h定时平托患者,以减轻皮肤的长期压力,但是一定防止术侧肢体弯曲,铺气垫床防压疮[4]。

    2.2.5饮食指导造影术后4~6 h如无恶心、呕吐可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易消化、不产气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排便通畅,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排出。

    2.2.6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多于术后12~24 h发生,表现为头昏、头痛、呕吐、失语、短暂意识障碍、肌力下降等,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5]。脑出血的观察:导管的机械刺激可导致动、静脉瘘(AVM)破裂再出血,也可因患者紧张、情绪激动、排便、剧烈活动引起动脉压突然升高,头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出血。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颈强直、意识障碍等。应嘱患者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激动,要保持大便通畅,消除引起动脉瘤破裂的诱发因素[6]。同时应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肢体活动的变化,如出现颅内高压综合征,应及时报告医生。

    总之,血管内介入是一门新兴的医疗技术,是借助于介入导管通过血管内腔直接到达体内病灶,利用诊疗剂或器械对体内病灶实施微创性介入诊断和治疗,同时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繁多,解剖结构复杂,患者在植入支架的同时又要行基底动脉瘤栓塞术,手术过程极其复杂,手术风险大,术后易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再加之患者年龄大,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因此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全力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和术后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英,肖才娟.1例颅内基底动脉瘤血管内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术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5):142-143.

    [2]李晓华,张雷华.全脑血管造影术60例的护理体会[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4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