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手术处理与配合
第1页 |
参见附件(1020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方法与配合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院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16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结果:采用手术治疗的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与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与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但是需要加强手术配合处理。
[关键词] 肿瘤;口腔颌面部;手术治疗;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 R739.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147-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民健康观念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很多国民开始重视口腔保健。在口腔颌面外科就诊人数增多的同时,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等,以往有关其治疗报道预后均较差[1]。本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16例,分别采用手术治疗与化疗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0岁,平均63.5岁。唇癌8例,舌癌6例,牙龈癌2例。均为鳞癌,其中高分化4例,中分化4例,低分化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唇癌进行同期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而舌癌、牙龈癌则常规行联合根治术。对照组:给予定位调强放疗,剂量为60~70 Gy。两组治疗连续1个月,定期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与化疗。治疗组8例肿块完全消失6例,肿块明显缩小2例,治疗有效率为100.0%,半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8例肿块完全消失4例,肿块明显缩小2例,治疗有效率为75.0%,半年生存率为5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与生存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2例,骨髓抑制2例,静脉炎2例。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癌为常见,当前发病率越来越高。有调查显示,我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0万正常人群中女性平均2.5例患口腔肿瘤,男性平均有3.2例患口腔肿瘤,女性平均7.5例患头颈部肿瘤,男性平均13.5例患头颈部肿瘤[2-3]。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0%左右,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8.0%,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5.0%左右,可见,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本资料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都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4例,中分化4例,低分化8例。发病部位以唇为主,其他依次为舌和牙龈。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最好的治疗措施是手术根除术,本文结果显示,用手术治疗的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与生存率明显好于采用化疗的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过治疗前后要加强手术处理与预防工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术后易造成组织缺损,影响外形和功能[4]。为此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外观要求,遵循肿瘤外科治疗原则,对体弱的中、晚期患者多采用减量手术或分期手术。同时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病损有口腔扁平苔癣、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度角化、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等[5]。为此应加强防癌宣传,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监测。
总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复发率较高,在治疗方面需要强调无瘤观念和无瘤操作原则,积极采用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苏彤,刘冰,孙志军,等.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2):101.
[2]Hayashi T,Nonaka S,Bandoh N,et al.Treatment outcome of maxillary sin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2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