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76305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对在本院诊断和进行外科的治疗1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并根据患者肿瘤的部位采取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验。结果:全部患者均属于单发肿瘤,其中3例为良性胃肠间质瘤,16例为恶性胃肠间质瘤,术后随访,3例患者肿瘤转移于术后3年内死亡,余患者均情况稳定。结论:应根据患者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大小、部位及生长方式对其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案,但还需要肿瘤学和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使其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诊断;外科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c)-163-02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是一组单独在胃肠道间质干细胞上起源的肿瘤,主要由多能或未分化的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构成,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可特异性地表达为CD54及CD117,大概65%的胃肠间质瘤都在患者胃部发生,一般可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1]。国外学者Mazur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在免疫组化研究和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才能得以发现,并第一次对其进行命名[2]。当今胃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本文选择2002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并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男女比例为2.2∶1,年龄范围为29~75岁,中位年龄(41±11)岁;肿瘤发生的位置分布:11例胃部肿瘤,其中8例位于胃体部,2例位于胃窦部,1例位于胃底部;6例回肠部肿瘤;空肠部及十二指肠部肿瘤各1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中,17例患病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症状,约占89.5%,6例患者有腹部包块,约占31.6%,3例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约占15.8%,3例患者出现腹胀,约占15.8%。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部分存在交叉现象,在其他辅助性检查中,5例患者胃肠镜或消化道造影中显示阳性,约占26.3%,13例患者腹部彩超及腹部CT检查显示阳性,约占68.4%,其中6例为左上腹包块,5例为下腹部包块,2例为胃壁肿块。

    1.3 手术治疗方法

    所有胃肠间质瘤患者均予以手术进行治疗,其中,患者肿瘤位置处于空、回肠位置的予以系膜及肠管切除术,肿瘤处于胃部的患者予以远端或者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肿瘤处于十二指肠升部的患者予以十二指肠、空肠切除术。同时,将手术中切除的样本进行相应的病理检查,且予以CD34、CD117、S-100、SMA的免疫组化染色。

    2 结果

    19例患者中3例为良性胃肠间质瘤,16例为恶性胃肠间质瘤。全部患者均属于单发肿瘤,直径3.1~21.5 cm,平均为(13.2±3.6) cm,通过对患者的病理检验可见由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有8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发展较活跃,肿瘤细胞中核分裂相及核异型数量增大。在免疫组化染色中,17例CD34阳性,约占89.5%;16例CD117阳性,约占84.2%;4例S-100阳性,约占21.1%;2例SMA阳性,约占10.5%。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其中4例在术后通过CT或彩超检查显示患者肿瘤出现转移或者复发,其中有3例在3年内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情况均较稳定。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之中占据主要地位,国内外有关文献认为胃肠道间质瘤是单独在胃肠道间质干细胞上发生的肿瘤[1],胃肠道间质瘤可在各个年龄范围之间出现,发病率一般为0.001%~0.002%,男性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而儿童比较少见[3]。本文中患者的年龄为29~75岁,且男女患者比例为2.2∶1,相似于以上报道。同时,在消化道的认为位置均可发生胃肠道间质瘤,其中胃部的发生率较高,约为65%,第二为小肠部位,发生率约为25%,直肠和结肠的发生率大概为5%,肠系膜、网膜、食管部位发生率小于5%[4],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胃肠道间质瘤的大小、部位及生长方式与其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在患者早期一般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可通过其他腹部手术被临床医师发现。肿瘤在5 cm以上时可发现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或梗阻症状,有些患者还可出现贫血症状,一般为非特异性症状。恶性肿瘤在转移上一般为局部浸润或血道转移,较为常见的一般位于在肝、肺及腹膜,淋巴结转移较罕见。

    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因此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通常情况下,内镜检查为常规的检查方式,同时由于1/3的胃肠道间质瘤存在于浆膜之下,所以,一旦取材位置比较浅,则容易造成该病的漏诊[5]。而选择肠系膜上的动脉造影可以将肿瘤的形状、部位及大小都显示出来,彩超、CT及MRI在对肿瘤来源和对周围脏器的关系有重要的辅助检查作用,但不存在特异性。肿块穿刺可以使术前确诊率提高,但对临床检查者的穿刺技术及穿刺组织量有者很严格的要求,容易影响诊断的结果,同时也可能造成肿瘤的散播。

    对于患者的术后检查一般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很多存在明显的表型,HE染色切片一般不易区分,所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在术后诊断中的作用尤为突出,通过其表现可以显示出肿瘤的分化情况。

    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细胞密集情况、核分裂相、核异性情况及是否存在黏膜侵犯或出血坏死和邻近器官被浸润或其他转移等情况可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良恶性的判断[6],一般含有下列一项情况则可以判断为潜在恶性:①胃部间质瘤在5/50HPF以上,而肠部间质瘤发现核分裂现象。②核异型性较大。③DNA含量上升且非整倍数。④细胞发展活跃且密度大。⑤胃部间质瘤的大小在5.5 cm以上,肠间质瘤在4 cm以上。⑥上皮样间质瘤可发现细胞球和腺泡样形状。⑦发现血管的浸润和黏膜固有层的浸润。⑧出现明显的肿瘤坏死。而为恶性的依据有以下几种:①附近的器官被浸润。②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转移情况。③发现恶性组织细胞瘤样区域。④发现软骨母细胞或母细胞。

    在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中,采取手术治疗为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在胃部的间质瘤可以对患者予以胃大部切除术,在十二指肠的间质瘤,可以在对胰头进行保留的情况切除十二指肠和胰十二指肠。在小肠部位的间质瘤,可予以患者肿瘤肠段的切除,位于结肠部位的间质瘤,可以予以患者左半或者右半结肠的切除,位于直肠部位的肿瘤,予以患者局部对肿瘤进行切除,患者如术后出现复发情况,应行第二次手术。胃肠道间质瘤在免疫、放疗、化疗下效果均不是很理想。同时,由于胃肠道间质瘤一般罕见淋巴结转移,故在手术中一般不行淋巴结清扫。

    在近些年来由于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患者肿瘤的部位、大小、位置都不尽相同,对于根治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肿瘤学的继续研究和外科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周,石忠谋,游波.4例胃间质瘤诊治的临床体会[J].广西医学,2008,30(2):280-281.

    [2]薛志杰,曹雅静.20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诊治分析[J].天津医药,2007,35(3):222-223.

    [3]黄权.32例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4):625-626.

    [4]达明绪,罗婷,钱昆,等.胃肠间质瘤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5,20(3):589-591.

    [5]胡达水,杨新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治[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3):1179-1180.

    [6]薛志杰,曹雅静.胃肠间质瘤20例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7):457-458.

    (收稿日期:2011-01-20), http://www.100md.com(刘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