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2103
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宋文涛 张洋
第1页

    参见附件(2082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给予2HREZ(S)/4HR方案,同时治疗组予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术置入胸腔引流管,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对照组常规予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每周2次,直至胸腔积液消失或不能抽出。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9例(82.6%),有效3例(13.0%),无效1例(4.3%),总有效22例(95.7%);对照组显效13例(59.1%),有效5例(22.7%),无效4例(18.2%),总有效18例(81.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72,P<0.01)。尿激酶注入胸腔后凝血四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尿激酶;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

    [中图分类号] R5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50-02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由于富含蛋白质容易引起胸腔粘连和胸膜增厚,严重者可导致胸廓塌陷而损害肺功能。2006年8月~2010年12月笔者应用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其中,男36例,女9 例,年龄18~67岁,平均(38.6±9.7)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1]。②无活动性肺实质结核,无活动性结缔组织病,无心、肾、肝功能障碍。③经B超检查可见胸腔内有多发纤维凝块、纤维分隔形成。④治疗前均完善肺功能、血常规、出凝血试验。

    1.3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2HREZ(S)/4HR方案,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同时治疗组予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术置入胸腔引流管,缓慢放净胸腔积液后再用尿激酶(丽珠制药厂)100 000 IU溶于50 ml 0.9%氯化钠溶液注入胸腔,转动身体使之与胸膜充分接触,注药后用10 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引流管,夹闭引流管,6 h后抽出,用0.9%氯化钠溶液500 ml冲洗胸腔,以后每2天重复一次注药引流冲洗治疗,直至患者引流管无液体抽出或B超检查证实无胸腔积液或积液厚度<0.5 cm时拔出引流管,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对照组常规予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每周2次,直至胸腔积液消失或不能抽出。

    1.4 疗效判定

    治疗1个月后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胸部X线片正常或仅存肋隔角变钝,B超检查示无或轻微胸膜肥厚,胸腔积液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消失,胸腔积液吸收或有微量胸腔肥厚,胸腔积液减轻;无效:症状基本消失,包裹性积液存在、无明显变化,胸膜肥厚或仍有分隔性积液。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0.0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72,P<0.01),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尿激酶注入胸腔后凝血四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积液主要是由于胸膜的炎症性病变,表面纤维素性及浆液性渗出,胸腔积液中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在胸膜脏壁层形成粘连带,使胸膜腔内形成多发包裹小腔,相邻小腔内胸液互不流通,影响胸液吸收,并使胸膜粘连、肥厚,不但造成治疗困难,还影响患者的肺功能,产生限制性通气障碍。同时纤维蛋白可阻塞壁层胸膜的淋巴管微孔,使胸腔积液难以吸收,更增加积液在胸腔的存在时间[2]。正是由于大量纤维素蛋白沉着于胸膜,胸腔积液吸收过程中易形成包裹性积液和广泛胸膜增厚[3]。以往治疗多需反复胸腔穿刺,患者痛苦、临床工作量大且效果差,多遗留胸膜粘连。传统方法放置胸腔引流管切口较大,局部损伤重,拔管后创口需缝合,多遗留瘢痕,且大多胸痛明显。应用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简单迅速,插管皮肤切口不足1 cm,损伤小,出血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在1989年Mouhon JS等[4]首先应用尿激酶胸膜腔内注入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疗效,文献报道注入尿激酶后胸液中含有高水平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溶酶活力。国内文献报道,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含有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5]。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作用变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经降解作用变成D-二聚体,说明胸腔积液中存在纤维蛋白形成和降解的过程。尿激酶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酶能溶解纤维蛋白,使纤维化胸腔积液的小房间隔及胸膜壁的纤维蛋白溶解,胸腔积液的黏稠度下降,减轻胸腔内的炎症性反应,使积液可自由流动,并可溶解堵塞在胸膜表面淋巴管开口的蛋白条索团块,使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回流通畅,脏层胸膜再吸收能力加强而加速胸腔积液吸收,使药物易渗入病灶部位,促使病变愈合[2]。另外,本文研究发现,治疗组注入尿激酶后胸腔积液引流量明显增多,这是由于注药后增加了胸腔积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细胞因子的水平[6],导致胸腔积液渗出增加,但胸腔积液吸收能力比生成增加,因而使胸腔积液的总量减少。

    本文观察应用经套管针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方法简单、损伤小、出血少、可长期留置、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尿激酶100 000 IU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又具有安全、副作用少、可较好溶解纤维分隔、有效率高、病程短的特点。该方法为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2]黄超文,冯起校.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4):1790-1793.

    [3]陈灏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