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2095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齐剑锋
第1页

    参见附件(1894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45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临床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内固定方式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性,但是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切口长度最小。可见,PFNA内固定方式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内固定;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6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成为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以往采取的保守治疗方式,不仅卧床时间较长,还容易引起压疮、肺炎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1]。目前,除非患者有严重的手术禁忌证,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因此,为了探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145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其中,男68例,女77例,年龄61~89岁,平均75.6岁;患者入院时,经X线片或骨密度检查均可见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依照Singh指数,Ⅳ度以下定为骨质疏松症[2]。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动力髋螺钉DHS组48例,Gamma钉组50例,PFNA组47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3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平卧于牵引床上,牵引患肢至骨折复位满意,对于复位不满意的患者,可采用小切口协助操作。DHS组48例患者,于大粗隆外侧作直切口,C型臂机引导下,向股骨颈、头插入导针,拧入动力髋螺钉,安装带套筒钢板,螺钉固定,常规放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切口。Gamma钉组50例患者,取大粗隆上方5 cm直切口,大转子顶点稍偏外侧作为进针点插入带连接器的主针,再次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通过导向器向股骨颈内打入导针,拧入拉力螺钉,然后经导向器打入远端锁钉。PFNA组47例患者,取大粗隆上方5 cm直切口,选择合适直径PFN-A主钉插入髓腔,C型臂透视机监视下置入螺旋刀片的螺纹导针,测量所需螺旋刀片的长度,选择相应的螺旋刀片敲入,锁定刀片,据瞄准器操作拧入远端固定螺钉,最后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包括术中透视时间)、出血量、创口大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法评分,疗效标准:优>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均在SPSS 11.0统计软件上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3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表1结果表明: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临床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切口长度最小。见表1。

    2.2 3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析

    表2结果表明:3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因可分为骨性因素与非骨性因素,其中,骨性因素即患者受到低能量损伤引起的骨折占主要方面,以粉碎性不稳定骨折为主,易发生髋内翻及下肢短缩、畸形,且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死亡率较高,10%~20%的患者在骨折后1年内死亡[4]。采取骨牵引的传统非手术治疗方法,由于移位骨折难以满意复位,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很高。而目前采用的内固定方法不需要剥离软组织,降低了手术创伤、失血、术后感染及发生切口并发症的危险[5]。本组资料中,通过对三种内固定方式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发现,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切口长度最小。可见,PFNA内固定方式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文良元,许多良,蔡恒江,等.骨质疏松与老年髋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9):542-545.

    [2]黄俊,纪方,曹磊,等.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61-126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