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1809
回\汉两民族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醛糖还原酶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的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尹虹,张莹丽,辛燕,陈华琴,蒲华丽
第1页

    参见附件(3163KB,3页)。

     正常对照组(CON):共 83例,男42例, 女41例,年龄40~70岁,以上均为健康体检者,无糖尿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实验方法

    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根据Genebank提供的ALR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引物设计软件自行设计了引物(由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序列为上游引物为:5′GAATCTTAACATGCTTAG 3′,下游引物为:5′GCCCAGCCCTATACCTAC 3′,特异性扩增ALR基因包含启动子区C(-106)T多态的一段376 bp的DNA序列。

    1.2.2 人类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柱式DNA提取试剂盒 (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提取,提取后的基因组DNA,-20℃保存备用。

    1.2.3 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5 μl,其中包括10×PCR buffer 2.5 μl, dNTP mixture 2.5 μl, TaqDNA聚合酶2 μl(0.5 U/μl),特异性引物各1.5 μl(2 pmol/μl),模板DNA 2 μl, MgCl2 1.5 μl(10 mmol/μl),不足体积用灭菌双蒸水补足至25 μl。置PCR 2400热循环仪(美国应用生物公司生产),94℃预变性5 min,再按下列程序循环34次,即94℃变性45 s,59℃退火45 s,72℃延伸45 s;末次循环后,72℃延伸10 min。

    1.2.4 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取PCR扩增产物10 μl,用限制性内切酶XspⅠ10 U(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酶切,37℃孵育4 h,反应终止后,消化片段在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溴化乙锭(EB)染色,染色后通过法国VL凝胶成像系统判断结果。

    1.2.5 血糖、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放免法测定血胰岛素、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拟合优度χ2检验ALR基因型频率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H-W)遗传平衡定律。非正态分布变量,用自然对数转换成正态分布,取其自然对数进行统计,在数值表达式中还原成原值。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均在SPSS 11.5软件包上完成。

    2 结果

    2.1 基因型分析

    含ALR基因C(-106)T多态的376 bp扩增产物自身有一XspⅠ内切酶的特异性识别位点,酶切后产生89 bp、287 bp 2条片段,C→T 变异后可产生一新的酶切位点,将287 bp 片段切为228 bp和59 bp 2个片段。经Xsp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可产生以下三种基因型:CC型(287 bp,59 bp 2条带), CT型(287 bp,228 bp,89 bp,59 bp 4条带),TT型(228 bp,89 bp,59 bp 3条带)。见图1。

    2.2 各组临床资料比较

    各组间年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OMA-IR、HbA1c显著增高(P<0.05),NDR组HDL-C低于CON组(P<0.05),DR组LDL-C显著高于CON组(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3 ALR基因C(-106)T多态基因型检测

    因TT型例数较少,故分析时将TT与CT型合并,ALR基因C(-106)T多态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1,P=0.058;χ2=3.428,P=0.064);糖尿病视网膜病组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组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组T等位基因及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27;χ2=4.006,P=0.045)。相对危险度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2.127倍(OR=2.127,95%CI:1.010~4.478);携带T等位基因患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962倍(OR=1.962,95%CI:1.075~3.581)(表2)。

    2.4 ALR基因C(-106)T多态在回、汉两民族2型糖尿病组间的比较

    在甘肃地区67例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LR基因C(-106)T多态性的研究中,发现其中36例为CC型,22例为CT型,9例为TT型[1],对67例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及83例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C(-106)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回族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均高于汉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24;χ2=0.398,P=0.528)(表3)。

    3 讨论

    人类ALR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q35,全长约18 kb。1999年Kao YL等[2]在ALR基因启动子区发现了一个新的C(-106)T单碱基突变,携带C等位基因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增加。已有实验表明:ALR基因C-106T多态性波兰人[3]、高加索人[4]中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有相关性。有研究表明,携带T等位基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保护性因素,而C等位基因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易感基因[5]。Li Q等[6]发现携带C等位基因能增加ALR mRNA的表达;而有的研究则表明[7]T等位基因与中国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笔者对甘肃地区67例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LR基因C(-106)T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存在该位点多态性,且T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有关[1]。

    本研究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甘肃地区汉族人群进行ALR基因5'调控区-336~+40的DNA片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C、T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三种基因型。正常对照与2型糖尿病患者间比较,基因型CC、CT、TT及等位基因C、T的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6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