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2135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结肠三维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魏强,刘义军
第1页

    参见附件(2450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三维成像扫描技术的最佳方式,优化图像后处理,为结肠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42例临床怀疑结肠占位的患者行CT结肠扫描。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机,电压120 kv,200~250 mA(依据患者胖瘦而定),螺距1.375∶1;扫描范围从左侧隔下脾曲扫描至盆腔直肠结束。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仿真内镜及结肠平铺。结果:有41例患者获得了高质量结肠三维图像。其中32例结肠癌,6例结肠息肉,3例结肠正常,与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符合,并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在良好的肠道准备条件下,依靠正确的扫描方案,强大的图像后处理系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结肠三维图像,患者耐受好易接受,已成为一种新的无创的结肠检查方法,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结肠三维成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5.3+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5(c)-076-02

    结肠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主要依靠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内镜。但这两种检查方法不能有效显示肠壁和其周围结构改变,加之患者对检查方法的耐受程度不同而受到局限。近年来,随着CT设备的改进,特别是软件功能的快速发展,使CT对胃肠道等空腔脏器的检查有了重大突破,诊断能力也不断提高[1]。本文使用16层螺旋CT进行结肠三维成像扫描,探讨结肠三维成像扫描技术的最佳方式,优化图像后处理,为结肠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10年6~12月临床怀疑结肠占位的患者42例,其中,男33例,女9例,年龄28~66岁,平均47岁。临床症状:腹部包块,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均作过结肠镜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1.2 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1.2.1 肠道准备:检查前1 d早中餐少食,低纤维、低蛋白、低脂肪饮食,中午晚上服用泻药硫酸镁各50 ml,并大量饮水以清空肠道,以不再便出稀水便为宜,检查当日禁食水。

    1.2.2 检查前准备:对患者讲解检查方法,缓解心理压力。无禁忌证的患者,在扫描前5~10 min肌内注射山茛菪碱20 mg。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使患者能准确接受命令,采用深呼吸后屏气,减少肠蠕动和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影。

    1.2.3 注入空气作为肠道内对比剂:患者左侧卧屈腿,用灌肠器经肛门缓缓注入气体1 500~2 000 ml,注气时观察患者反应,嘱患者深呼吸,憋住肛门以配合,并按摩腹部,使结肠管腔充盈扩张,并尽快开始扫描。

    1.2.4 扫描体位;采用头先进俯卧位和仰卧位两种体位扫描,以尽量保证不遗漏病变。

    1.2.5 扫描条件: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机,采用螺旋扫描0.5 s/r,电压120 kv,200~250 mA(依据患者胖瘦而定),螺距1.375∶1;扫描范围从左侧隔下脾曲扫描至盆腔直肠结束;层厚5 mm,扫描后再重建成1.25 mm层厚的图像,每一体位均获得250~300幅图像,传入工作站待图像后处理。

    1.2.6 图像后处理:数据传至adw4.2工作站,应用结肠扫描处理软件包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ner reconstruction, MPR)、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仿真内镜(computed tomagraphic virtual endoscopy, CTVE)、结肠平铺。

    2 结果

    42例患者经有效肠道准备、扫描、图像重建,除1例因年龄大无法配合,注入气体少,肠管充盈差,重建图像效果不理想外,其余41例均获得了高质量结肠三维图像。其中32例结肠癌,6例结肠息肉,3例结肠正常,与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符合,并经临床和手术证实。

    3 讨论

    多层螺旋CT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其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保证在任意方向上都具有相同的空间分辨率。扫描速度快,范围广,最大限度地克服呼吸和肠道蠕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图像质量大大提高,为结肠疾病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通常根据扫描范围、患者自然情况、患者屏气时间、病灶大小等灵活制定和执行扫描计划。扫描计划应在保证图像质量、不遗漏病变、可成功利用原始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前提下,缩短扫描时间,降低管球负荷,减少患者照射剂量。笔者采用螺旋扫描0.5 s/r、120 kV,200~250 mA,螺距1.375∶1,扫描层厚5 mm为主要条件扫描,既可以重建为1.25 mm层厚进行三维重建,使患者辐射剂量大大减少,又不致层厚过厚使原始数据太少, 图像信噪比低,重建图像质量差,可更好显示病变。

    由于结肠本身的生理特点,良好的肠道准备、低张药物的使用、呼吸运动的训练是扫描成功的前提。结肠在腹腔占据范围大,肠袢间相互重叠,走行迂曲,肠腔内容物的存留、肠道蠕动、呼吸运动都会对图像产生不利影响。应正确有效地服用泻药清空肠道内容物,使用低张药物抑制肠道蠕动,减少肠管移位和运动伪影,降低管壁张力,再对结肠注入气体对比剂,使结肠管腔扩张、充盈,肠管伸展,使管腔与管壁、肠内与肠外之间有很好的对比。

    图像重建是结肠三维成像扫描中的重中之重[2-5]。多层螺旋CT的结肠扫描处理软件包对原始图像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可获得多角度、多方位重建图像。多平面重建(MPR)[3]、容积重建(VR)、仿真内镜(CTVE)[5-6]结肠平铺等是最常用的重建方法。各重建方式综合运用,优势互补。重建的结肠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结肠病变范围、深度,病变与邻近结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肠腔内肿物表面和远近端情况,管壁黏膜的变化等,无显示盲区[7-8]。对病变侵及程度、范围,空间定位和病变分期较准确,利于临床和患者接受。

    多层螺旋CT在良好的肠道准备条件下,依靠正确的扫描方案,强大的图像后处理系统,获得高质量的结肠三维图像。特别对结肠占位性病变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满足临床诊治需要,患者耐受好,易接受,已成为一种新的无创的结肠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腾云,常进勇,马润梅.CT诊断在结肠病变上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4):19.

    [2]林成业,刘璋,王博,等.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6.

    [3]姜军,周纯武,李颖等.64排CT薄层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分期结直肠癌的术前T分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5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