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092120
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牙科恐惧症的作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包芳 姚声
第1页

    参见附件(1993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四手操作护理干预对缓解牙科恐惧症的作用。方法:将600例因牙体牙髓疾病接受牙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0例。其中A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四手操作并配合心理护理干预,B组在治疗过程中未采用四手操作护理但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C组仅进行牙科根管治疗,未配合四手操作及心理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科恐惧程度。对患者耐受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分类。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牙科恐惧情况均较治疗前减轻,其中以A组减轻最为明显,其次为B组。同一组内治疗前后牙科恐惧情况均逐渐减轻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耐受治疗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牙科恐惧症具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 四手操作;牙科恐惧症;心理护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15-02

    牙科恐惧症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所持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以及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挫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1]。本文研究四手操作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牙科恐惧症的作用,为临床提高牙科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3月因牙体牙髓疾病接受牙科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0例。A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四手操作并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治疗前采用印制好的宣传材料、鼓励患者心理调适、就治疗中可能出现疼痛等情况进行解释。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张开、练习治疗中口腔配合等。B组在治疗过程中未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模式但在治疗过程中仍由护理人员配合同样的心理护理干预。C组仅进行牙科治疗,未配合四手操作,未由护理人员配合心理护理干预。

    1.2 分析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恐惧程度,在长度为10 cm标尺上由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指出相应位置代表恐惧程度,其相对数值即为VAS值。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耐受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分类。患者治疗后自诉主观感觉良好,精神愉快,并在治疗中很好的配合的为Ⅰ级。患者治疗后主观感觉较好,治疗过程中有紧张感,但能够耐受手术进行的为Ⅱ级。患者治疗后主观感觉较差,治疗过程中很紧张,勉强耐受治疗的为Ⅲ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对3组患者耐受治疗评估分级情况进行χ2检验,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VAS值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分值见表1,从表1可见,治疗后患者的VAS值较治疗前下降,其中以A组下降最为明显,其次为B组,最后为C组。配对t检验表明,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VAS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耐受情况分级见表2。对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耐受程度分级情况进行χ2检验,由表3可见,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耐受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护理

    3.1 四手操作护理模式

    在A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方式,由一名专门的护理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医护均是坐位操作,二人共四手同时进行工作,护士平稳而迅速地为医师传递各种器械、材料及其他用品。

    3.2 心理护理干预

    在A组及B组患者治疗开始前采用印制好的宣传材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治疗方法、有关注意事项及时间的长短等。了解患者情绪反应、担心的问题。通过交流,给予耐心、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心理放松,例如做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治疗过程中张口呼吸,情绪放松。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治疗进行情况,与其进行适当的语言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治疗中紧张感明显,影响手术进行的患者加强护患沟通,鼓励患者坚持配合。治疗结束后给患者以鼓励。

    4 讨论

    牙科恐惧症是口腔治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献报道有78.67%~84.60%的患者有牙科恐惧[2]。有研究结果提示牙科治疗的恐惧与疼痛密切相关[3]。四手操作过程中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在治疗过程中依患者情况进行适当心理护理,对于缓解牙科恐惧症的情况具有良好的作用。

    牙科治疗操作集中在颌面部,治疗时的局部疼痛感经常使患者心理出现紧张感,同时治疗操作对于患者通气道有影响,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由于对疼痛及对未知情况的恐惧,患者经常会过分紧张。有研究认为患者越恐惧,他们的疼痛水平或预发性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越高[4]。患者的过分紧张会造成疼痛感加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否认、怀疑、躯体化症状等,经常会出现无法耐受治疗的情况。针对口腔治疗的特点,口腔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治疗前准备、心理调适、解释、指导患者治疗中呼吸、练习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等,治疗过程中还需密切观察患者耐受手术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暗示与鼓励,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四手操作护理模式可以使医生专注于治疗,使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更为直接,有利于心理护理干预的进行,可以很好的在治疗过程中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减轻患者牙科恐惧的程度,提高接受治疗的耐受性。

    实施四手操作并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心理-躯体一体的观念。研究认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5]。由于牙科治疗既往给患者的心理印象,麻药注射的疼痛不适及治疗过程中镇痛不完善等情况,许多患者对于牙科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耐受力的主要因素。患者由于不了解而表现出担忧、信心不足甚至害怕等,这种担心是其情绪紧张的一种心理反应,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往往表现为某些言语、行为改变。四手操作过程中护士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改变,给予有效的关怀和帮助。同时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

    [参考文献]

    [1]张芳,王非,王彦铃.根管治疗患者牙科恐惧症的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4):375-377.

    [2]于海洋,蔡炜,江帆.大学生中牙科恐惧症与焦虑症的相关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1):43-45.

    [3]Van Wijk AJ, Hoogstraten J.Experience with dental pain and fear dental pain[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9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