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146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手术的疗效。结果:优9例,良12例,可4例,差7例,优良率为78.2%(25/32)。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术后椎管矢状径也较术前明显扩大(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JOA评分;椎管矢状径
[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162-02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近年来文献报道,该术式可以扩大椎管矢状径,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手术操作简单,减压彻底,视野开阔,是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理想的治疗方法[1]。本文总结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手术经过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共施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56~78岁,平均6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胸腹束带和踩棉花样感,四肢肌张力增高,生理反射活跃,病理反射阳性等。患者术前均经MRI检查确诊,依据术前症状和MRI检查确定减压范围,其中C2~C7 3例,C3~T1 5例,C3~C7 24例。
1.2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俯卧位,颈部前屈20°~30°角,取颈后正中切口、切开C2或C3~C6或C7,骨膜下剥离棘突两侧软组织至两侧小关节突外。完全显露棘突及椎板,在小关节突内侧,纵行咬除椎板,以左或右侧为轴,将C3~C6或C7椎板向左或右侧翻开度60°角,缝合相应左或右侧关节囊附近软组织与棘突固定,扩大椎管,解除束带状硬膜压迫,见硬膜搏动良好[2]。术式为7例行单纯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25例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
1.3疗效评定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①上肢运动功能(4分),0分: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1分:能持勺,但不能持筷;2分:虽手不灵活,但能持筷;3分: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笨拙;4分:正常。②下肢运动功能(4分),0分:不能行走;1分:即使在平地行走也需用支持物;2分:在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楼时需用;3分:平地或上楼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灵活;4分:正常。③感觉(6分),A上肢,0分:有明显感觉障碍;1分:有轻度感觉障碍或麻木;2分:正常。B下肢与上肢评分相同。C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④膀胱功能(3分),0分:尿潴留;1分:高度排尿困难,尿费力,尿失禁或淋漓;2分: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3分:正常。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术后JOA分-术前JOA分)/(17-术前JOA分)×100%。改善率大于75%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小于25%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症状缓解,未出现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及再“关门”现象。临床疗效用JOA评分进行判断,其中优9例,良12例,可4例,差7例,优良率为78.2%(25/32)。术前、术后椎管矢状径、JOA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术后椎管矢状径也较术前明显扩大(P<0.05)。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经椎管狭窄,使颈髓受到压迫或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根据颈髓受损的部位,程度及临床表现可将脊髓型颈椎病分为中央型、椎体束型、横贯型三种类型。①中央型:又称“上肢型”,为脊髓的前角和后角细胞受损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以前角运动细胞受损者多见。②锥体束型:由于中央型颈椎病病变加重,使脊髓的椎体束受到压迫和损伤。③横贯型:锥体束病变继续向周围扩展,位于颈椎前,侧所部的脊髓丘脑束受损。
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可以去除压迫因素,改善脊髓供血状况,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根本。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手术属间接减压,通过椎板成形扩大椎管前后径和椎管的有效容积,解除对脊髓的压迫,通过减压后的弓弦作用使脊髓从前方受压结构后移,实现减压并减少脊柱轴向的张力,改善脊髓的微循环灌注。其原理[3]是利用颈椎生理前凸与脊髓形成的“弓弦原理”,当后路减压后脊髓向着张力小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开前方的压迫,实现减压,因此后路手术必须做到多节段,即从C2或C3到C7或T1才能做到充分减压。手术适应证包括:①临床上有脊髓受压损伤的表现;②检查示颈椎间盘退变明显,突出伴椎管狭窄,病变范围大于或等于3个节段。
笔者的手术中的经验与体会:①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4];②常规C3~C7开门,广泛减压,门轴侧操作轻柔,以防其折断,术前有颈椎不稳的可行门轴侧植骨术,常规开门侧放置明胶海绵,置放负压吸引,防止硬膜外血肿形成;③术前和术中准确定位是完成手术的重要环节[5]。④常规颈围固定3个月,防术后早期后凸畸形,椎体滑移等颈椎不稳发生。本研究中所选患者颈椎管狭窄病变均在3个节段以上,采用经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减压,术后JOA评分明显增高,总体改善率超过60%,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说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6]。
综上所述,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 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大地.现代脊柱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86.
[2]赵兵,陈利江,唐诗添,等.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1):19-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