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121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UA患者39例,在常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丹参酮ⅡA 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为2周。结果:经治疗后39例患者显效20例(51.28%),有效15例(38.46%),无效4例(10.26%),总有效率为89.74%;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UA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丹参酮ⅡA;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97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073-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临床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易发展成AMI或心脏猝死,UA疼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硝酸甘油治疗UA,疗效差,且具有进行性恶化的特点。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UA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UA患者39例,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排除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均明确诊断为UA。本组39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 17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3岁,平均60.5岁;伴发原发性高血压15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20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3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5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及阿司匹林,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 d;丹参酮ⅡA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疗程2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无心绞痛发作,生活自理,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减少50%以上,缺血心电图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低于50%,心电图无改善。
2 结果
经治疗后39例患者显效20例(51.28%),有效15例(38.46%),无效4例(10.26%), 总有效率为89.74%;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冠心病中除典型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之外,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缺血性胸痛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类型,其中除变异型心绞痛具有短暂ST段抬高的特异心电图变化而仍为临床所留用外,其他如恶化性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等,目前已趋向于统称之为UA。这不仅是基于对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的深入认识,也表明了这类心绞痛患者临床上的不稳定性,有进展至心肌梗死的高度危险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1]。UA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与黏附性增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管腔不完全阻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病理过程[2]。故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基础,在血栓形成进程中,凝血系统的异常起重要作用,抗凝疗法在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散治疗中的地位己获得确诊。在血栓形成的初期血小板及其他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的聚集是一个可逆性的动态过程。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剂,属于间接凝血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发挥抗凝作用,它具有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作用,同时能够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具有溶解血栓作用,能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阻止病情向心肌梗死发展[3]。与普通肝素比,具有抗凝作用强、副作用少、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不需用实验室抗凝监测的优点[4]。丹参酮ⅡA系采用现代制药技术从丹参中提取的植物单体,经磺化处理而成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最大限度增强药物的水溶性,以保证获得最高疗效,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丹参素CD-3,4二羟基苯基乳酸,临床用于冠心病及脑缺血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改善左室功能及心肌缺血,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作用[5]。丹参酮ⅡA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侧支循环和局部供血,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缩小实验动物缺血心肌梗死的面积,在一定剂量下,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
通过临床观察,低分子肝素与丹参酮ⅡA联合治疗UA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方便,机制各异,作用协同,确能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彭志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