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胃暖肝燥湿法加西药治疗慢性浅表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128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胃暖肝燥湿法结合西药治疗寒邪犯胃型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以温胃暖肝燥湿法,用平胃散加减,同时服用西药治疗;对照组61例,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优于对照组的85.2%(P<0.05)。结论:温胃暖肝燥湿法结合西药治疗寒邪犯胃型胃脘痛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温胃暖肝燥湿法;平胃散
[中图分类号] R57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107-0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笔者在日常临症中发现广东地区人群多喜食生冷(鱼生、刺身、冷饮)以及肥腻煎炸之品,常自服抗生素及为凉茶铺之常客,加之工作学习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日久则损伤脾胃功能而引发本病,且以寒湿型居多。故笔者自2007年3月~2009年3月,用温胃暖肝燥湿法结合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24例,治疗组63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3岁,病情最长9年,最短半年。对照组61例,男性28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8岁,病情最长5年,最短1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1]:①病程迁延,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及与进食有关的上腹部疼痛等症状;②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纤维镜诊断标准及活体组织检查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中医辨证分型则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寒邪犯胃型胃脘痛中医诊断,胃脘冷痛暴作,呕吐清水痰涎,畏寒喜暖,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1.3病例选择
1.3.1纳入标准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在本院或外院作胃肠钡餐或电子纤维胃镜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或碳14试验,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
1.3.2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及胃肠道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治疗组中药加西药治疗。中药以温胃暧肝燥湿为治法。以平胃散加减组方。药物组成:陈皮6 g、厚朴6 g、苍术10 g、吴茱萸6 g、佛手15 g、砂仁6 g(后下)、桂枝5 g,延胡索10 g。辨证加减:脾虚较甚者加党参30 g,茯苓15 g,白术10 g;肝郁气滞重者加郁金10 g,香附10 g;泛吐清水较甚者加法半夏6 g,白蔻仁6 g,草果6 g;夹热者可加胡黄连3 g,蒲公英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上下午各服100 ml。西药:阿莫西林胶囊500 mg,每日3次+甲硝唑0.2 g,每日3次+雷贝拉唑10 mg 1 d 1次,用药2周。(胃胀者加多潘立酮10 mg 1 d 3次)。
1.4.2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阿莫西林胶囊500 mg,每日3次+甲硝唑0.2 g,每日3次+雷贝拉唑10 mg 1 d 1次,用药2周。(胃胀者加多潘立酮10 mg,1 d 3次)。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
1.5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胃脘痛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选择双侧检验,α=0.05。
2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生物因素细菌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其重要病因,在慢性炎症活动期,Hp检出率可达90%。物理因素以长期饮酒、浓茶、浓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辛辣油炸肥腻食物,以及工作精神压力大,作息无规律,致胃黏膜损伤。
祖国医学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病变部位在脾胃,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两者共同完成水谷受纳、腐熟、运化吸收的功能,且为气机出入的枢纽。脾主升清,宜升则健;胃主通降,宜降则和。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须有赖两者的阴阳平衡。一旦失衡则病从内生。又因脾胃之病多从郁生,因肝而起者十之七八。肝主一身之气,助脾运化,可降浊阴之气,助胃受纳腐熟,故肝之病变多及脾胃,治以开郁为先,理肝必和胃,和胃必调肝,使其升降出入之气机复常而自愈[3]。寒主收引,寒湿阴邪从外而入,内客于胃,则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阳郁不伸,久则伤阳,阳气运化无力,阻滞气机,故胃脘冷痛,胃阳虚馁,寒湿内生,浊阴上逆,失其和降,则为呕为呃,泛吐清水,脾胃虚寒,则受纳运化失常,故食少纳呆。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故大便溏烂。总括病机多责之外邪入侵,饮食失节(食生饮冷、长期出入空调),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寒湿内阻,气机不畅,升降失职,脾胃纳化障碍,不通则痛,胃痛乃作。处方立法当以暧肝温胃燥湿法,方用平胃散加减治疗,平胃散以苍术以苦温辛烈,燥湿运脾;厚朴苦辛温,行气化湿,除满消胀;陈皮辛苦温,燥湿运脾,理气和胃。三药皆温,温可散寒暧胃。佛手、砂仁芳香行气行湿;延胡索疏肝行气止痛,可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桂枝温中散寒,通阳运滞,正如《本草经疏》说“凡脾胃之气,喜温而畏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吴茱萸暧肝温胃,吴茱萸性热味苦辛,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寒散则中州自温,上逆之气必自下行,气行血行,经络易通,则痛自止;并有升清降浊,疏肝下气,燥湿止呕之功。吴茱萸《本草便读》谓“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其含挥发油,有芳香健胃镇吐作用。其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内气体,抑制肠内异常发酵的功能,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有镇痛作用,具有抗溃疡、保肝、抗炎和抗缺氧作用[4-5]。全方通达湿滞,健运脾胃,暖肝祛寒,寒去邪却而诸症自除。
Hp感染在中医学中属“邪气”范畴。当人体正气不足,七情内伤,外感六淫,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虚弱,引起胃府气血失调而形成气滞、湿阻等病理变化,为Hp附着、繁殖、致病提供客观条件[6],实验证明,吴茱萸、延胡索、厚朴,具有抗Hp作用。在直接针对Hp的抑菌作用方面,西药高于中药,而在保护和提高胃黏膜防御能力、维护整个机体和胃内微环境的平衡方面,中药优于西药。故中西药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疗效持久稳定,副作用少,比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Hp相关性胃病显得优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