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90193
针法治疗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10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孙子梅
第1页

    参见附件(1951KB,2页)。

     [摘要] 目的: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5例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冲剂,10~15 mg/(kg·d),最大量≤300 mg/d,连服5 d。治疗组三棱针点刺翳风,角孙放血,毫针针刺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耳针及局部腮腺肿胀处,15~25 min,以泻为主,每日1次。结果:针刺治疗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取材简单,值得推广。

    [关键词] 针法;流行性腮腺炎;疗效;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a)-109-02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冬、春季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其他腺体组织,可并发脑炎、睾丸炎、胰腺炎或卵巢炎等,重者危及生命,部分影响生育能力。2009年3月~2011年4月本院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流行性腮腺炎105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均为本院儿科门诊就诊患者,均符合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80例,女25例,年龄为2.5~14.0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治疗组50例,临床表现:发热或不发热,一侧腮腺肿胀或两侧,部分以颌下腺肿大为主要表现,查体: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漫肿,颌下腺以颌下漫肿,皮色不变,触痛明显,腮腺管开口处红肿。血常规:白细胞(4.1~8.5)×109,淋巴56%~7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冲剂,10~15 mg/(kg·d),最大量≤300 mg/d,连服5 d。治疗组:针法,取翳风,颊车,合谷,外关,角孙,足三里,以及耳针中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常规消毒后,三棱针对准翳风、角孙穴位点刺,挤压针孔周围,出血3~5滴,压迫止血。毫针针刺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耳针及局部腮腺肿胀处,时间为15~25 min,采用捻转手法,以泻为主,每日1次,5 d后判断疗效。

    1.3 疗效标准

    痊愈:体温正常,疼痛消失,腮腺肿大消退,腮腺管口无红肿。有效:体温正常,疼痛减轻,腮腺肿大面积缩小。无效:仍发热,疼痛无减轻,腮腺肿大无缩小。总有效率以有效加痊愈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效率为8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热退、疼痛缓解、腮腺肿胀消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1~3 d的症状缓解率高达90%以上,腮腺消肿率为76.0%,远大于对照组的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患者治疗情况

    治疗组1例无效,13岁男性患儿,调查患者,因居住地距离本院较远,交通不便利,未达到治疗次数,仅治疗2次,后因并发睾丸炎、细菌感染住院治疗7 d,痊愈出院。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我国儿童中常见的传染病,发病占5种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首位[2]。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属RNA型副黏液病毒类,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力。患者及隐形感染者为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在口及鼻黏膜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病毒可随血液运行至全身各器官,常累及唾液腺如:腮腺、舌下腺、颌下腺,也侵犯胰腺、生殖腺、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病变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潜伏期为14~21 d,早期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咽痛等,部分患者早期症状缺如,以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为主,呈“圆脸”,以耳垂为中心漫肿,皮色不变,咀嚼食物或张口时疼痛显著,尤以进食酸性食物时明显,查体可见腮腺管口红肿。部分患者颌下腺肿大,常被误诊为颌下淋巴结炎,而颌下淋巴结炎边界清楚,直径为1~2 cm,如果不易鉴别,可做B超检查。腮腺肿胀1~3 d达高峰,持续4~5 d,整个过程为6~10 d。常易并发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炎症、感音性耳聋、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西医对本病无特异疗效,予光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口服及对症处理,饮食以流食或软食为主,不能进食时可静脉补充,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酸性食物。中医称其“痄腮”、“大头瘟”,认为本病属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郁滞少阳、阳明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少阳与厥阴、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咽喉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与巅[2]。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3],故病变可累及睾丸、胰腺,心肌,中枢神经系统等脏器。治疗以清泻少阳、阳明经郁热为主。取穴:翳风,角孙、合谷、颊车、外关、足三里。方中翳风、角孙放血宣散局部气血壅滞,颊车以疏泄邪热以解毒;远取手少阳络穴外关、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以清泻少阳、阳明两经之风温邪毒,足阳明、合谷穴、足三里取“上病下治”以利少阳、阳明之气机,清热消肿。同时选择耳针中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主治腮腺的部位,采用泻法,清热解毒、止痛。全方配伍严谨,达到清热、解毒、止痛、消肿,使症状迅速缓解,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治疗过程中兼顾饮食疗法。现代医学也认为刺经泻血,能相对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显著提高白细胞的总数[5],达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目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