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07904
急性左心衰51例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朱鋆 莫小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034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急诊救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51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无院前急救措施,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按照急性左心衰院内常规急救措施实施急救。观察组患者首先实施院前急救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实施急救治疗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从发病到急救时间为(18.3±4.7) min;对照组为(32.7±5.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院前急救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左心衰急救时间,提高临床急救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临床分析;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c)-244-02

    急性左心衰病情急、重,患者有呼吸困难,如果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加重症状。实施快速有效的急救能够初步控制患者症状,有助于降低猝死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择本院急性左心衰患者,观察应用院前急救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预后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急诊救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51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以上患者心功能按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标准,均为Ⅳ级。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为50~83岁,平均(61.3±6.7)岁,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例,冠心病患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51~82岁,平均(60.9±7.3)岁,基础心脏疾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无院前急救措施,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按照急性左心衰常规急救措施实施急救。观察组患者首先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接到急诊呼救后10~20 min内到达现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即刻作出诊断,患者取端坐体位,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吗啡3~5 mg和呋塞米静脉推注,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实施心电监护,根据患者心脏衰竭情况给西地兰静脉缓慢推注,双肺哮鸣音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待患者病情较为缓解后,立即实施安全转运到急诊科。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实施急救治疗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

    1.4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1 h后呼吸困难消失,双肺听诊干湿啰音消失或者明显减少,心率、呼吸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呼吸困难有所缓解,双肺听诊干湿啰音有所减少,心率、呼吸、血压接近正常,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为有效;治疗1 h后,没有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从发病到急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从发病到急救时间为(18.3±4.7) min;对照组为(32.7±5.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主要是因为心脏疾病所导致的左心衰出现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显著减少,引起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同时患者出现急性肺淤血症状[1-2]。呼吸困难是急性左心衰出现较早且常见的症状,是肺淤血和肺顺应性改变导致肺活量降低的表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又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时急性肺水肿,主要是血浆渗入到肺间质,而后进入肺泡内,使气体交换困难,导致呼吸困难。发生急性肺水肿主要病原有心肌梗死、乳头肌缺血或者梗死断裂、室间隔破裂穿孔、高血压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瓣膜穿孔等。

    急性左心衰发生后,需要及时救治,抢救是否及时和妥当关系到患者预后情况。在急救中,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再加上患者基础心脏疾病病史,一般在急救现场可作出诊断,适合急诊实施院前急救。一旦诊断确立,可对患者实施端坐体位、吸氧,使用吗啡、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药物等急救治疗措施,通过院前急救能够尽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改善肺水肿,提高心排血量,能够显著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状况,缩短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时间,能够有效地降低组织器官的损伤进一步扩大,有效地抑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3-4]。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能够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院前急救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左心衰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而对照组延长了无治疗期间,耽搁了抢救时间,使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时间延长,出现不可逆损伤。所以,院前急救可较早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岩.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急救[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35-36.

    [2]吕远军,梁明俊,甄新焕.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80例临床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3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