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预后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006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干预组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于出生后3、6、9、12个月龄时对两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评估。结果:干预组发育商(DQ)和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E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其预后,降低神经系统等后遗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新生儿;早期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a)-178-02
各种围生期胎儿因窒息引起的脑缺血、缺氧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神经损伤称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重者可引起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随着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规范复苏的广泛开展,HIE患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其并发症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癫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本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笔者接诊的62例中重度HIE患儿进行规范复苏治疗,其中30例患儿家长同意接受早期干预治疗,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09年5月本科接诊的62例中重度HIE患儿进行规范复苏治疗,其中,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20例,胎龄为(38.75±1.63)周,日龄<75 h,平均体质量为(3.2±1.1) kg。62例HIE患儿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的标准要求[1],排除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患儿。其中30例患儿家长同意接受早期干预治疗作为干预组,其余32例为对照组。干预组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9例,HIE中度23例,重度7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1例,HIE中度24例,重度8例。两组在性别、临床分期等一般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HIE患儿入院后立即作血气分析、生化全套等检查,72~96 h作头颅CT检查,严密观察患儿肌张力、前囟张力、意识状态、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严格按照“三支持、三对症”治疗原则治疗[2],出生后24 h使用脑活素5 ml+5%葡萄糖溶液50~100 ml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出院后给予一般育儿指导;干预组出院后,在儿科门诊给予综合干预和康复治疗。
1.2.2.1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静脉滴注,1次/d,用10 d停10 d。
1.2.2.2 高压氧治疗,用10 d停10 d。
1.2.2.3 根据婴幼儿智力发育测评结果制定训练计划,可进行视、听、触、本体等感知觉刺激,在婴儿期可对语言能力、社交行为、大运动、精细运动等进行训练,还有按摩,亲子活动,婴儿被动操等训练方式。
1.2.2.4 功能训练,针炙、脑循环治疗仪等治疗。
1.3 随访
两组患儿在出生后的3、6、9、12个月龄时进行定期随访,评估。评估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修订的《0~4岁小儿神经精神发育量表》测定智龄和发育商(DQ)。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智能发育结果
干预组在3、6、9、12个月龄测得的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现有研究证明,在大脑发育的早期如果受到损伤,即使是严重的脑损伤,只要治疗措施得当,各个脑功能的发育可以完全恢复,而同样的脑损伤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则脑功能的损伤是不可逆的。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育具有“关键期”,在“关键期”内,脑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此时具有很强重组的能力和适应能力[3]。据报道0~3岁是人脑发育“关键期”,此阶段脑细胞生长发育最活跃,此时大脑皮层的细胞迅速发展壮大,树突的发育和触突的发生也在此时期,这时期人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4]。在此时期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促进损伤的脑细胞生长和脑神经元突触的形成,恢复脑的正常功能。
据报道,经早期干预治疗,中重度HIE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可降低到7.2%~20.9%[5]。本研究显示,在在治疗3、6、9、12个月时干预组患儿DQ值均高于对照组患儿DQ值;干预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28.13%,也验证了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改善HIE患儿预后的报道。
笔者认为应对HIE患儿的家长做好关于早期干预治疗必要性的宣传,讲解大脑发育和儿童智力的发展规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