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回流性洗肠在小儿先天性无肛直肠前庭瘘中的应用(2)
第1页 |
参见附件(2006KB,2页)。
临床上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即所谓的“经典洗肠术”。洗肠的目的:①解除梗阻,缓解腹胀。②缓解小儿肠管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肠管炎症的回复,使肠管缩瘪,为手术创造条件。③清除患儿结肠内积存的大便。按照每公斤100 ml温生理盐水洗肠,反复洗肠1周,基本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这种洗肠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
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前庭瘘实际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的不完全低位肠梗阻,较长时间的大便积存,破坏肠黏膜的“分子层”和“电荷层”,造成小儿直肠、结肠黏膜屏障的不完整,这种不完整可以导致细菌“移位”,引起肠管的解剖层次和肠管周围组织的炎症,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5]。经典洗肠虽然暂时去除了产生这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根本原因,但对已经产生的细菌移位和黏膜屏障破坏,没有更积极地去干预和恢复,从而造成1周的洗肠,并不能比较彻底达到手术的要求。
我们采取这种改良的洗肠方法,不仅基本完成洗肠的根本目的,还可以对疾病已经造成的损害积极进行干预和修复。洗肠前3 d,给予石蜡油30~50 ml保留30 min后,再行洗肠术,可以使干结的大便软化,利于洗肠,同时可以减轻反复长时间操作,对肠黏膜造成的损伤,避免医源性细菌“移位”的发生。甲硝唑作为一种抗厌氧菌抗生素,可以通过洗肠液和最后的保留灌肠,渗入肠管各层次,杀死移位细菌,最终比较彻底地达到促进肠管炎症的恢复;蒙脱石散[6],作为一种肠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肠管内面形成一种保护性黏膜,达到修复肠黏膜的“分子层”和“电荷层”的目的。
本次临床观察,通过对洗肠术的操作时间、肛门成形术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例数和远期肛门功能评分5个参数的评估,笔者发现:外科手术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感染例数明显降低,提示改良洗肠术用于术前准备,降低了手术医生的操作难度,同时说明局部组织的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两组患儿的远期手术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无差异的原因,推测为手术技术的成熟,方法得当,与洗肠技术关系不是很大。至于无差异的具体原因,需要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
由于观察病例例数有限,尚需专注于小儿先天肛门直肠畸形的小儿外科诊疗中心,联合研究得出相应数据,通过META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一步验证本观察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世平,辛文琼,向波. 小儿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3-94.
[2]李正,王慧珍,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2-943.
[3] Wakhlu A,Kureel SN,Tandon RK,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an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vestibular fistula[J].J Pediatr Surg,2009,44(10):1913-1919.
[4]J Aziz MA,Banu T,Prasad R,et al.Primary an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for rectovestibular fistula[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