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肠外营养45例临床运用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492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胃肠外营养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合并症的探讨。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10月本院新生儿病房的45例接受胃肠外营养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45例运用静脉营养(PN)的患儿35例体重不同程度增加,5例体重不变,3例体重减轻,1例死于原发病,1例死于PN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胃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监测,早期发现合并症并及时治疗,全静脉营养(TPN)和部分静脉营养(PPN)仍是重症患儿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
[关键词] 新生儿;早产儿;胃肠外营养;合并症
[中图分类号] R7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1(c)-180-02
新生儿肠外营养是指当新生儿不能耐受胃肠道喂养时,完全由静脉供给热量、液体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方式,为全静脉营养﹙TPN﹚和部分静脉营养﹙PPN﹚。TPN时未能建立胃肠营养,所有营养物质均从静脉输入,PPN时部分经口喂养,不足部分从静脉输入[1]。新生儿胃肠外营养是危重病儿的救命措施之一,现将45例接受胃肠营养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本院2006年7月~2010年10月新生儿病房的45例患儿,其中,男25例,女20例,早产儿35例,占77.77%,先天消化道畸形1例,体重最小者1 050 g,胎龄最小者30周,其中双胎3例。
1.2 方法
全部危重儿均采用TPN,病情好转后改为部分胃肠道外营养﹙PPN﹚,营养液采用周围静脉途径输入。TPN开始日龄为2~7 d。持续时间为3~14 d,具体方法如下:
1.2.1 液体供给量
见表1[1]。
热卡分配为:碳水化合物占50%,脂肪占35%,氨基酸占15%,当口服热卡为85 kcal/(kg·d)时可停止静脉营养。
1.2.2.1 葡萄糖 <1 000 g早产儿从6~8 mg/(kg·min)开始,1 000~1 500 g从6 mg/(kg·min)开始,足月儿从6~8 mg/(kg·min)开始,并监测血糖,血糖>8 mmo/L常伴有糖尿,并减速至6 mg/(kg·min),仍有糖尿则应持续静滴胰岛素。
1.2.2.2 蛋白质 从0.5 g/(kg·d),每日递增0.5 g/kg,递增至2.5~3.0(g/kg·d),从生后24 h开始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氨基酸浓度外周静脉不超过2%,中心静脉不超过3%,且应选择儿科专用氨基酸营养液。此外,早产儿生后1周内常出现动脉导管开放,在保证早期给予氨基酸的同时,还应注意调控液体量。有研究表明,早期蛋白质供给不足可能对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认知障碍,学习困难、中枢或感觉性神经障碍等[2]。
1.2.2.3 脂肪乳 建议使用脂肪乳中长链混合型脂肪乳,早产儿对脂肪乳的耐受能力比足月儿差,从0.5 g/(kg·d)开始,每日递增0.5~1.0 g/(kg·d),最大量达3 g/(kg·d),生后24 h开始使用,20~24 h均匀输入。
1.2.3 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见表3。
维生素D每日需400 IU,维生素E每日需7 IU,维生素A每日需300~500 μg, 维生素B2每日需0.4~0.6 mg,维生素B6每日需0.1~1.0 mg,维生素C每日需80 mg,泛酸每日需2~5 mg,维生素B12每日需0.3~0.6 mg,叶酸每日需20~80 μg。微量元素每日需要量:锌100~250 μg/kg,铜20~30 μg/kg,碘1.0~1.5 μg/kg,锰2~3 μg/kg等。各种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按生理需要配制于静脉营养液中。
2 结果
45例患儿静脉营养时间为1~14 d,35例体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平均每天至少增加2.5 g,最多增加30 g。5例体重不变,3例体重减轻,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原发病,1例死于PN并发症,双胎1例死亡。
3 讨论
3.1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1.1适应证
新生儿严重疾病或手术后胃肠需要休息以治疗原发病;极低体重儿不能耐受胃肠道喂养者。
3.1.2 禁忌证
严重败血症,NEC病情稳定后用,代谢性酸中毒未纠正,循环衰竭,肝肾功能不全,血胆红素170~200 μmol/L以上,BUN在12.9 mmol/L以上者, 严重缺氧,不具备监护设备及微量血生化监测技术者。
3.2 新生儿静脉营养的方法
新生儿每生长1 g新组织需热卡3~5 kcal,其途径,①周围静脉,优点:操作简单,安全,全身继发感染少。缺点:难以提供足够热卡,静脉炎发生率高,液体渗漏后易局部坏死。②中心静脉,对时间大于1周或使用高渗液时一般用颈内外静脉,股静脉等。优点:可输高渗液,提供较多热卡和液体,长期滞留不致静脉炎。缺点:操作难,易引起败血症,血管栓塞等并发症。
3.3 监护
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皮下脂肪等来评估生长发育状况。开始阶段每6~12小时测血糖,血气分析,每天测电解质,尿素氮,达到全量后,代谢稳定后每周查1~2次即可,肝功能,血脂,微量元素应每周1次检测,必要时做凝血及感染的检查。
3.4 合并症
3.4.1 技术性
局部和全身性感染,主要见于中央静脉导管,如严格无菌操作,采用周围静脉可减少此类感染,另外机械性损伤如血栓栓塞、气胸等。
3.4.2 代谢性
①脂肪代谢:高脂血症、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出血),长期可引起肺血管栓塞、低氧血症,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应慎用。②糖代谢:高血糖、酮症酸中毒、脱水、低血糖。③蛋白代谢:高氨血症、酸中毒、氮质血症、肝功能损害等。④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PNAC成为国内外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已得到共识,定期查肝功能[3]。⑤其他:长期用TPN可发生严重的佝偻病,骨折及微量元素缺乏等。
长期TPN可致胃、小肠、胰腺生长差和使萎缩的近端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道喂养可刺激胃酸分泌,增高血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改善肠道动力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9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