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患者抢救的护理体会(1)
[摘要] 目的:探讨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组织方案,使心肺脑复苏的各项抢救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步实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2例在心内科住院中确诊的心脏骤停患者,组织分工抢救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提出不足并加以改进。结果:仅Ⅰ期复苏成功2例,Ⅱ期复苏成功18例,Ⅲ期复苏成功10例,抢救成功率为93.75%,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结论:心源性猝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只要注重护士业务基本能力培养、加强专科知识规范化培训,严格科学的管理、注重团队意识培养才能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减少人为浪费时间,能按生存链概念即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记录及时,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士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提提高护士的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室颤;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2(b)-135-02
, 百拇医药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射血功能终止,导致全身血液供应中断,脉搏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1-3]。严密的组织与分工可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使心肺复苏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有序的贯彻实施,大脑对缺氧的时间只能耐受4~6 min,及时积极的抢救,可使半数以上的心脏骤停获得心肺复苏。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反应的速度,特别是在2 min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4-5]。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对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抢救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发生心跳骤停较多的科室,所以护士要有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科室护士长要重视护士基本知识学习,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只有切合实际、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回顾总结2005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6~90岁,均确诊为心脏骤停。其中冠心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4例,心肌炎2例,PCI术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
1.2 复苏方法
根据《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原则进行。
1.3 组织分工方法
配合医生分成5组:第一组负责人工呼吸,包括气囊面罩给O2、气管插管、吸痰、接呼吸机。第二组负责人工循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上心电监护,备好除颤仪、除颤。第三组建立静脉通道和静脉给药。第四组负责降温,上冰帽,联系家属或与在场家属沟通。第五组负责监测生命体征和记录事件经过,各组工作同步进行,互相配合。
1.4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
, 百拇医药
心搏恢复≥2 h属Ⅰ期复苏成功(不以血压为标准);心搏恢复后建立有效循环(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大于80mmHg≥24h属Ⅱ期复苏成功;心肺复苏后,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意识清楚(动脉收缩压大于等于100mmHg并保持平稳)属Ⅲ期复苏(脑复苏)成功。通过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观察表明,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加强科室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6]。
1.5 抢救过程
32例患者突然发生心跳骤停,护士立即备齐抢器械及药品,同时通知医生。立即给与心肺复苏,兴奋呼吸中枢,升血压,头部降温,纠正酸中毒,同时有心率失常者纠正心律失常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 结果
32例患者中,仅Ⅰ期复苏成功2例,Ⅱ期复苏成功18例,Ⅲ期复苏成功10例,抢救成功率为93.75%,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
, http://www.100md.com
3 抢救护理体会
3.1 对心跳骤停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3.1.1 冠心病:严重的心肌缺血、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
3.1.2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如低血钾。
3.1.3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不当,32例中,其中1例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不当。
3.1.4 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3.1.5 容量的不足或过重。
3.1.6 各种诱发因素:如饱餐、过度劳累、用力排便。
3.2 高危人群进行持续ECG监测
, 百拇医药
3.2.1 持续进行心电活动监测,观察各类心律失常,以便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进行正确的处理。
3.2.2 当发生短阵室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Rn-T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发生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立即给电除颤并立即进行抢救和报告医生。
3.3 高危人群作好抢救应急准备
3.3.1 对高危患者用留置针开通好一路静脉,以便发生意外时药物及时供给。在抢救整个过程中维持良好的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最好用留置针输液,避免因患者躁动输液针刺破静脉及多条静脉输液时反复穿刺。
3.3.2 备好各种药品、设备、器材,做到随手可及。值班护士必须知道抢救仪器定点放置,接班时首先要观察是否在定点位置、是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所有附加配件是否齐全。如有高危患者时,特别是除颤仪的准备做到按常规连接好监护导联,电极板涂导电湖,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患者在监护过程中,电极片的贴放要避开电极板安放位置。
, 百拇医药
3.3.3 统一抢救药物的配制:全部按规定,以1 ml 1 mg统一的比例稀释。药物放置固定位置,所有药物护士掌握其用法、用途、给药途径。
3.4 加强护士抢救技能培训
3.4.1 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营造一个学习型的护理队伍,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考试;只要是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排班时尽量保证其有足够的时机。
3.4.2 重点培训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及判断,让护士掌握操作技能及学会分析心电图图形。
3.4.3 特别重视抢救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在早交班时将前1日做过抢救患者的心电图组织护士进行分析及护士长进行讲解,让护士将心电图的图形特征与患者病情结合起来分析判断,提高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能力。
3.4.4 让全科护士做到人人参加除颤仪、吸痰技术、CPR规范化培训,必须个个通过考核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本组的抢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高于护士的观察水平及抢救技能有关,还与抢救的时机有关,因为抢救医生的级别再高,抢救技能再强,如果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都是徒劳的。
, 百拇医药
3.4.5 每一例心跳骤停患者都要对抢救经过及过程进行讨论总结,特别是抢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教训并进行改进,成功的做法总结后推广,逐步提高抢救技能及水平。
3.5 制定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组织方案
3.5.1 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心脏骤停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抢救过程中往往显得比较混乱,特别遇到年轻医生、护士更容易措手不及,制订组织分工方案作指引,规定:护士长在场时由护士长指挥护士分工,护士长不在场时由主管护士指挥分工,各班刻不容缓地执行,通过严密的组织分工,各负其责,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即使年轻护士按照抢救指引,也能够冷静应对,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
3.5.2 快速实施各项措施:更好地按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生存链概念即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 百拇医药(李公杰 张喜鸿 刘桂芹)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室颤;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2(b)-135-02
, 百拇医药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射血功能终止,导致全身血液供应中断,脉搏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1-3]。严密的组织与分工可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使心肺复苏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有序的贯彻实施,大脑对缺氧的时间只能耐受4~6 min,及时积极的抢救,可使半数以上的心脏骤停获得心肺复苏。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反应的速度,特别是在2 min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4-5]。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对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抢救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发生心跳骤停较多的科室,所以护士要有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科室护士长要重视护士基本知识学习,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只有切合实际、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回顾总结2005年6月~2008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6~90岁,均确诊为心脏骤停。其中冠心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4例,心肌炎2例,PCI术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
1.2 复苏方法
根据《200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原则进行。
1.3 组织分工方法
配合医生分成5组:第一组负责人工呼吸,包括气囊面罩给O2、气管插管、吸痰、接呼吸机。第二组负责人工循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上心电监护,备好除颤仪、除颤。第三组建立静脉通道和静脉给药。第四组负责降温,上冰帽,联系家属或与在场家属沟通。第五组负责监测生命体征和记录事件经过,各组工作同步进行,互相配合。
1.4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
, 百拇医药
心搏恢复≥2 h属Ⅰ期复苏成功(不以血压为标准);心搏恢复后建立有效循环(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大于80mmHg≥24h属Ⅱ期复苏成功;心肺复苏后,无严重脑功能障碍、意识清楚(动脉收缩压大于等于100mmHg并保持平稳)属Ⅲ期复苏(脑复苏)成功。通过32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观察表明,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加强科室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6]。
1.5 抢救过程
32例患者突然发生心跳骤停,护士立即备齐抢器械及药品,同时通知医生。立即给与心肺复苏,兴奋呼吸中枢,升血压,头部降温,纠正酸中毒,同时有心率失常者纠正心律失常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 结果
32例患者中,仅Ⅰ期复苏成功2例,Ⅱ期复苏成功18例,Ⅲ期复苏成功10例,抢救成功率为93.75%,死亡2例,死亡率为6.25%。
, http://www.100md.com
3 抢救护理体会
3.1 对心跳骤停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3.1.1 冠心病:严重的心肌缺血、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
3.1.2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如低血钾。
3.1.3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不当,32例中,其中1例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不当。
3.1.4 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3.1.5 容量的不足或过重。
3.1.6 各种诱发因素:如饱餐、过度劳累、用力排便。
3.2 高危人群进行持续ECG监测
, 百拇医药
3.2.1 持续进行心电活动监测,观察各类心律失常,以便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进行正确的处理。
3.2.2 当发生短阵室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Rn-T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发生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立即给电除颤并立即进行抢救和报告医生。
3.3 高危人群作好抢救应急准备
3.3.1 对高危患者用留置针开通好一路静脉,以便发生意外时药物及时供给。在抢救整个过程中维持良好的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最好用留置针输液,避免因患者躁动输液针刺破静脉及多条静脉输液时反复穿刺。
3.3.2 备好各种药品、设备、器材,做到随手可及。值班护士必须知道抢救仪器定点放置,接班时首先要观察是否在定点位置、是否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所有附加配件是否齐全。如有高危患者时,特别是除颤仪的准备做到按常规连接好监护导联,电极板涂导电湖,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患者在监护过程中,电极片的贴放要避开电极板安放位置。
, 百拇医药
3.3.3 统一抢救药物的配制:全部按规定,以1 ml 1 mg统一的比例稀释。药物放置固定位置,所有药物护士掌握其用法、用途、给药途径。
3.4 加强护士抢救技能培训
3.4.1 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营造一个学习型的护理队伍,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考试;只要是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排班时尽量保证其有足够的时机。
3.4.2 重点培训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及判断,让护士掌握操作技能及学会分析心电图图形。
3.4.3 特别重视抢救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在早交班时将前1日做过抢救患者的心电图组织护士进行分析及护士长进行讲解,让护士将心电图的图形特征与患者病情结合起来分析判断,提高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能力。
3.4.4 让全科护士做到人人参加除颤仪、吸痰技术、CPR规范化培训,必须个个通过考核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本组的抢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高于护士的观察水平及抢救技能有关,还与抢救的时机有关,因为抢救医生的级别再高,抢救技能再强,如果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都是徒劳的。
, 百拇医药
3.4.5 每一例心跳骤停患者都要对抢救经过及过程进行讨论总结,特别是抢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教训并进行改进,成功的做法总结后推广,逐步提高抢救技能及水平。
3.5 制定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组织方案
3.5.1 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心脏骤停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抢救过程中往往显得比较混乱,特别遇到年轻医生、护士更容易措手不及,制订组织分工方案作指引,规定:护士长在场时由护士长指挥护士分工,护士长不在场时由主管护士指挥分工,各班刻不容缓地执行,通过严密的组织分工,各负其责,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即使年轻护士按照抢救指引,也能够冷静应对,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
3.5.2 快速实施各项措施:更好地按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的生存链概念即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 百拇医药(李公杰 张喜鸿 刘桂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