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
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主要手术操作步骤如下[2],①常规麻醉:上直肌牵引线、作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②切口选择:将超声乳化切口与青光眼的滤过手术切口分开做,有利于青光眼滤过口形成,减少瘢痕。巩膜瓣在1∶30或2∶00方位,超声乳化切口在10∶00或10∶30方位。在上方做4 mm×5 mm的巩膜瓣,尽量向前分离,留出小梁切除的部位。用3.2 nm的角膜切开刀直接刺入前房。③截囊:前房注入少量黏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后再截囊。④超声乳化:应用双手操作方法处理硬核比较安全。双手微小切口冷超声乳化吸出术则是在10点和2点各做1个1.4 mm角膜穿刺口,左手持带灌注的劈核器,右手持无灌注套管的超乳针头分别伸入切口。右手超声操作时,左手做辅助劈核,促进乳化过程顺利完成。⑤小梁切除术:剪除巩膜瓣下小梁组织1 mm2。虹膜根切。⑥巩膜瓣间断缝合2针,结膜间断缝合。术毕结膜下常规注射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
1.3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单位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6个月随访的视力对比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视力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先青光眼再白内障的两阶段手术组与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组相比,术后0.6以上的眼数比例显著提高(P<0.05),而0.2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6个月随访的眼压对比结果见表2。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眼压均显著性降低(P<0.05),先青光眼再白内障的两阶段手术组与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组相比,眼压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临床医生而言,治疗一种疾病就像军队打一场战役,它不但要求作战队伍要有熟练的作战技巧,同时也要求指挥家有高瞻远瞩的军事眼光,即对整体战场的把握。作为临床医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素质。具体到青光眼白内障分期手术,就是如何设计第一阶段抗青光眼手术和第二阶段白内障手术,使所有手术都结束后能有很好的视功能的恢复和理想的眼压控制。这就需要我们打一场有准备的仗。用战略家的眼光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切口小,与青光眼联合手术时不易发生伤口渗漏、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手术仅需切口3.2 mm,不必缝合,术后愈合快[3]。术后散光小,视力预后好。术中较易控制前房深度,前房维持好,减少角膜内皮损伤的机会。适合于符合超声乳化手术和小梁切除术适应证的任何类型白内障和青光眼病例[4]。采用最大耐受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后眼压仍未能控制,尤其眼压超过5.33 kPa(40mmHg)的青光眼与白内障共存患者。两阶段手术是指先行青光眼滤过术,术后4~6个月再行白内障手术,提出此手术方案的依据是单独行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高于滤过术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分两期手术可达到较好的眼压控制效果[5-6]。本次临床研究中,两种复合式手术在治疗青光眼白内障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压,而效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复合式手术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显著疗效,而针对病情选择治疗是手术方式选择的最好依据。
[参考文献]
[1] 孔庆健.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2):216-220.
[2] 曹国平.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12):87-88.
[3] 庞润晖,唐广贤.超声乳化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影响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2):107-108.
[4] 杜志山,徐凤芹,周文,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6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