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2)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按评价标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2.2 治疗前后的情况比较
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的收缩末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的直径(LVEDD)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2。
2.3 不良反应情况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血、尿、肝肾功能未出现异常的情况。
3 讨论
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综合征。通常治疗手段常常选取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2]。这些常规的治疗措施主要是纠正心血管的纠正心血管的功能。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对心血管疾病认识程度的加深,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除了需要纠正心血管功能,还须治疗和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问题。通过改善和提供心肌细胞需要的能量,可解决心肌缺血状态,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等临床状况[3]。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提供能量的药物。
磷酸肌酸钠是一种新的能量供给剂,能够给心肌细胞提供外源性能量。磷酸肌酸是人体的内源性物质之一,在体内主要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4]。磷酸肌酸的生物合成主要从肾脏开始,先由甘氨酸与精氨酸通过生物反应形成胍基乙酸,胍基乙酸在肝脏甲基化后形成肌酸,肌酸在各个组织中进行磷酸化后形成磷酸肌酸,磷酸肌酸能够给三磷酸腺苷提供能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安全、高效、低毒的特点。目前主要可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脏手术等。磷酸肌酸钠用于心力衰竭主要是通过降低左心室收缩后的容积,增加射血分数,改善了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用于治疗心肌梗死主要是通过避免或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心肌酶的释放,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从而改善心功能,降低疾病的病死率。此外,磷酸肌酸钠不但对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离子通道、细胞膜系统等微观方面产生影响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还能影响心肌的电生理、心脏功能及心脏的微循环等实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5]。药理学的研究表明,磷酸肌酸钠可通过稳定心肌的纤维膜,通过抑制核苷酸的分解酶从而维持细胞内腺嘌呤核苷酸的水平,可抑制缺血心肌心包的磷脂降解;还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改善了缺血心肌的微循环的环境[6]。
本文通过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磷酸肌酸钠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小,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凌云,吴红玲,王芳,等.磷酸肌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18(8):87-88.
[2] 张彬,赵宏.磷酸肌酸的心肌保护机制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8,2(14):262-263.
[3] 沈晴文.注射用磷酸肌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0,5(12):50.
[4] 李政,江凤林.磷酸肌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0kb)。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当代医药》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