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644
两种方案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史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581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计算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和71%,在治疗高血压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缬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贝那普利低,C/E分别为584.1元和373.5元,贝那普利更具成本-效果优势。结论:在治疗高血压上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贝那普利更具成本优势,缬沙坦更具效果优势。建议经济情况较好的可考虑用缬沙坦。

    [关键词] 缬沙坦;贝那普利;高血压;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b)-157-02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血压患者日趋增多。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必要措施,而长期有效服药就存在一个成本和效果问题[1]。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报道[2],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进行分析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符合2007年WHO/ISH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96例。男55例,女41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4.6岁。高血压分级:Ⅰ级54例,Ⅱ级42例。排除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心绞痛、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和对两种药物过敏患者。分为缬沙坦组(A组)和贝那普利组(B组)各48例。两组性别、年龄、血压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48例:口服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 mg,每日1次;B组48例:口服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0 mg,每日1次,8周为1个疗程。服药前和8周后分别做心电图检查。

    1.3 观察方法

    测血压:每次由同一医生使用同一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臂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治疗后血压以同样方法在上午用药后3 h测定。所有患者每隔1周测量1次血压,并记录心律,询问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标准

    按卫生部规定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高血压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mmHg,但降至正常或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1.5 成本的确定

    成本(C)是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的综合货币表现。成本用货币单位表示,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3]。因所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所以本文成本只统计药物费用和两次心电图费用。为使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有费用均以2011年9月的价格计算:缬沙坦80×7片/盒,零售价45.8元;贝那普利10×14片/盒,零售价51.3元。心电图30元1次。CA组=1×1×56×45.8/7+30×2=426.4(元);CB组=1×1×56×51.3/14+30×2=265.2(元)。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变化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降压疗效

    两组治疗后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成本-效果分析

    效果是指人们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以某种特定的治疗目标或非货币单位来表示。本文以治疗1疗程8周后的总有效率为效果衡量指标。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是为寻求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成本(C)效果(E)比(C/E)表示单位疗效所花费的成本。见表4。

    2.5 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就是为了验证不同假设或估算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的程度[4]。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较难准确地测量,许多因素对分析结果都可能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对某些特殊因素采用假设或估算。这里假设将药品费用下降15%,敏感度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见表5。

    3 结论

    A、B两组在降压作用和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有明显差异。从药物经济学的成本分析看A组成本大于B组,每个治疗单位A组比B组多210.6元,B组优于A组。但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A组优于B组,两种方案各有千秋。建议经济情况较好的可考虑用缬沙坦。

    4 讨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缬沙坦与贝那普利两药的降压效果基本一致,但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地阻滞外周血管的肾上腺素α1受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显著抗氧化及抑制前列腺F1α的缩血管作用,起到降压作用。同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降压的同时,能保护靶器官心、脑肾血管免于受损,甚至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其良好的疗效得到了高血压患者的证实[5-6]。贝那普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中的血管紧张素酶,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进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7]。故从预后和安全有效性上考虑,缬沙坦优于贝那普利,有经济条件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服用缬沙坦。

    [参考文献]

    [1] 陈元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