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92310
128例药物性肝病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胡志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生仅次于药物疹和药物热,位居药物反应的第三,发生率在药物反应中占10%~15%。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原型及其代谢产物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它是由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和变态反应而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发生机制为药物的直接毒性、代谢异常和变态反应,即代谢特异体质和过敏特异体质。药物能够对肝脏引起损害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二是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3-4]。

    据相关资料统计,临床上能够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至少有500~1 000种。各类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比例国内外报道不一致,在本组资料中在能够引起肝脏损害的诸多药物中,其中中草药及中成药(25.00%)、抗结核药(20.31%)所占比例最多,分析其形成原因如下:(1)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里一直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尤其在农村,他们认为中药无毒、安全、可靠,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目前对中草药的毒理学研究做得太少,中药的肝毒性可以是药物本身的或者是它的代谢产物直接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因此中草药的本身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5]。(2)抗结核药物也存在着致病的多种因素,因为有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损害肝脏的作用,彼此都可以增加肝毒性,并且目前抗结核治疗的疗程长,而且联合用药,这些都导致了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文献中报道,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明显,联合用药其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高达17.2%~25.0%[6],少数能发生重症肝炎。因此作为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此类药物的适应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发生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处理。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极为重要。因此,应尽量少用药,肝病患者对那些名目繁多的“护肝药”更不可滥用,同时应改变中草药无不良反应的观点,对于肝脏受损害的患者以及老年人、新生儿与早产儿应更加谨慎用药[7]。总之,我国是肝炎大国,更应该注意对药物性肝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朱鸿杰,李星,杨孝顺,等. 38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9):1730-1731.

    [2] 陈成伟.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及诊治[J]. 传染病信息,2007,20(3):147-150.

    [3] 张世强,刘涛. 药物性肝病诊治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2):1842.

    [4] 欧大联,何林方,吴小平. 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12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2):3319-3321.

    [5] 刘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