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00327
6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罗伟初 谢道远 李翠芳 黄小军 黄宝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本组63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第3天出现切口内出血,后因加压包扎导致深静脉栓塞;1例于术后12 d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后治愈出院;3例有患髋长期慢性疼痛;无感染、脱位及假体松动病例。在功能恢复方面:12例90°屈膝体位放置的患者在术后10 d内屈膝基本接近正常,屈髋≥90°;51例外展中立位放置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术后10 d内屈膝基本接近正常,屈髋≥90°,有33例患者术后2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达到屈髋屈膝≥90°,且屈膝时大腿前方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有3例患者术后屈髋屈膝一直≤90°,有7例未能随访。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项新的矫形手术,由于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髋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然而,据Ulrich等的研究,发现初次置换术后5年内进行翻修的患者占全部翻修的近50%,并指出THA术后早期失败的原因大部分与医师的手术技术相关[1],而精确的假体置入、充分的软组织修复及正确的护理可降低脱位的发生[2]。笔者亦就相关话题,谈谈自己的经验:

    3.1 关于手术操作的经验

    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通常为15~20 cm,自从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把10~12 cm长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切口定义为小切口[3]以来,由于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很多医院都在开展。小切口技术主要有两种入路:后外侧入路及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是髋关节置换最常用的一种手术入路,术中需将梨状肌、股方肌等肌肉切断,使髋关节后脱位,以显露髋臼,有学者认为该入路易引起后脱位;而外侧入路术中使髋关节前脱位,髋臼显露良好,不需切断重要的肌肉,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能防止对外、后侧肌群及坐骨神经的损伤,避免了术后因外展肌功能欠佳而导致的步态异常,且脱位的发生率较小,有报道统计,后侧入路手术后的假体脱位率为3.23%,直接外侧入路手术为0.55%[4]。更多的研究认为髋关节的稳定主要与假体安放的角度有关,众所周知:股骨假体的前倾角要求为10°~15°,髋臼的安全位置为前倾(15±10)°和外展(40±10)°,超出此范围,关节的稳定性差。在Lewinnek CE等[5]的资料中,在安全范围内发生的不稳定率为1.5%,而髋臼角度超出这一范围,则有平均为6%的不稳定率;廖威明等[6]治疗的17例患者中因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假体脱位的就有10 例,占59%;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假体位置不良,尤其是髋臼安放不良,已成为术后发生脱位、关节活动受限、假体撞击、髋臼杯移位、聚乙烯磨损及骨质溶解的重要因素[7]。本组病例在操作时术者均特别重视假体安装的角度,因此本组假体位置不良的发生率不多,其中61例患者的前倾角及髋臼角都正常,术中笔者发现只要关节的松紧度合适,患肢不论怎样内旋或是外旋,均不易引起脱位,进一步证实了假体安放角度的重要性。仅有2例外侧小切口入路的患者,在术中发现股骨假体的前倾角偏大(约20°),下肢伸直外旋时即易引起前脱位,但经吻合切开的肌肉及深筋膜后,术后未再引起脱位,说明软组织的修复也是防止关节脱位的重要因素[6],提示还要重视软组织的修复。总的来说,不论何种切口都可能会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具体选用何种入路,笔者认为应根据术者的熟练程度、患者的情况及手术操作的器械而定,不能因追求小切口而致术中暴露困难,增加手术的难度,对于采用外侧切口的患者,髋关节前下方的关节囊切除后会加重内下壁的不稳,如假体的前倾角度过大,术后一样易引起前脱位,因此,适当减小假体的前倾角度(最好是正常角度的低值);而对于采用后外侧入路者,术中则应加大假体的前倾角度(最好是正常角度的高值),这样操作可有效避免后脱位的发生。

    3.2 要重视术后体位对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除要解决患者的疼痛外,更重要的是恢复患肢的最大功能。为防止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关节脱位,术后当天术者通常会将患肢外展15°~30°放置于中立位,术后1~2 d,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再根据具体患者的情况逐渐加大患肢的功能锻炼[8-12]。对此,笔者也有自己的经验:本研究有51例患者术后患肢立即放置于外展中立位或屈髋屈膝≤45°的舒适体位、患肢穿丁字鞋制动;另有12例患者术后即在膝后方垫软枕或安放于可调节支架上,髋关节适当屈曲,将膝关节放置于90°屈膝位并间断维持5 d,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进行膝、踝关节小范围的主、被动活动,并逐渐加大髋、膝关节屈曲的角度。所有病例5 d后均允许逐渐坐起或下床不负重活动。笔者发现外展中立位或屈髋屈膝≤45°放置的51例患者中,有约2/3的患者在术后的1周内因切口及大腿前方疼痛而不愿意屈曲膝关节,约1/3的患者有抵触情绪,不能坚持锻炼;而术后即将膝关节放置于90°屈膝位的12例患者中,除术后的前3~5 d有轻微疼痛外,所有患者均能坚持功能锻炼,而且将膝关节屈曲角度缩小后疼痛可很快缓解。将两组患者以同样恢复到≥120°的屈膝角度进行比较,笔者发现术后90°屈膝位放置的患者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舒适体位放置的患者,且疼痛更少,而90°屈膝位放置后对患肢的血运及切口的愈合并无影响,也无脱位的病例发生;以舒适体位组(屈髋屈膝≤45°)内的患者做比较,笔者亦发现:同样恢复到90°的屈膝角度,术后5 d内膝关节屈曲放置的角度(在0°~45°范围内)越大,患者的功能恢复就越快,恢复所需的时间也越短。因此,笔者认为患者术后放置的体位对患肢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影响,即术后早期患者膝关节屈曲放置的角度越大,其功能恢复就越快。故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只要假体的角度正常、患髋肌肉的张力好、患者的依从性好,笔者建议术后可将患肢间断放置于90°屈膝位并维持5 d,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更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虽然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如果治疗的某一环节处理得不满意,就容易遗留后遗症,只有对关节置换有全面的规划,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才能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得更理想。

    [参考文献]

    [1] 祝云利,吴海山,符培亮,等.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原因的回顾性分析[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5):567.

    [2] 葛广勇,赵建宁.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J]. 临床骨科杂志,2007,10(6):508-510.

    [3] 尹东,韦建勋,袁彦,等. 外侧入路小切口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9(17):1352.

    [4] Masonis JL, Bourne RB. Surgical approach,abductor function, an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dislocation[J]. 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405:46-53.

    [5] Lewinnek CE,Lewis JL,Tarr R,et al. Dislocation after tatal hip-replacement arthroplasties[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