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45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西医标准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和西医标准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 <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三拗汤合止嗽散;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25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26-01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喉痛,音哑、呼吸肌痛和呼吸道出血等。咳嗽原因多样,多为呼吸道病变引起,病因祛除后咳嗽症状多可恢复,但部分患者咳嗽经久不愈,临床治疗效果不佳[1],笔者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年龄31~57岁,平均(43.52±12.12)岁,共453例,其中,男239例,女21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所有患者均符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慢性咳嗽患者187例,为对照组,其中呼吸道感染92例(49.20%),咳嗽变异性哮喘39例(20.86%);鼻后滴漏综合征29例(15.51%);胃食管反流病11例(5.88%);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8例(4.28%);心源性咳嗽3例(1.06%);不明原因5例(2.67%)。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慢性咳嗽患者266例,为观察组,其中呼吸道感染134例(50.38%),咳嗽变异性哮喘53例(19.92%);鼻后滴漏综合征42例(15.79%);胃食管反流病12例(4.51%);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10例(3.76%);心源性咳嗽6例(2.26%);不明原因9例(3.83%)。两组在年龄、病因分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治疗方法对症处理,氨溴索每次30 mg,每日3次,右美沙芬每次30 mg, 每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依照中医证型分为外感咳嗽(风寒、风热、风燥)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虚证),对于外感咳嗽分别以三拗汤合止嗽散每日2次以对症治疗,内伤咳嗽分别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每日2次对症治疗[3-5]。
1.3 疗效判定标准
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且持续2周以上未发作为治愈;有效: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中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 < 0.05。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咳嗽主要病变在肺,但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外感六淫,口鼻皮毛入侵肺脏致肺失宣降可以导致咳嗽,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而导致痰湿蕴肺可以导致咳嗽,情志抑郁肝气淤滞致肝火犯肺也可以导致咳嗽,肾脏亏虚、气衰失摄致气逆于上痰饮上犯而导致咳嗽。如《丁甘仁医案》所云:“肺若悬钟,撞之则鸣……木叩则金鸣”[4-5]。
本研究中对于外感咳嗽,利用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三拗汤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止嗽散方中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桔梗、陈皮宣肺理气;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七味相配,共奏止嗽化痰,宣肺解表之功。两药相配,共奏疏风宣肺,止咳祛痰之功。对于内伤咳嗽,利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二陈汤用半夏、陈皮,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三子养亲汤方中选用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两药分别进行健脾燥湿、清热肃肺、清肺平肝、滋阴润肺[6]。
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效果较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笔者认为西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对于慢性咳嗽的治疗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Handra KM ,Hardi SM. Therapy Insight: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adults with chronic cough[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9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