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0年度我院儿科门诊小儿肺炎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对比两年度门诊肺炎抗生素使用情况,证明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教育的成效。 方法 调查本院2007年度与2010年度小儿肺炎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方法、种类及肺炎平均病程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7年共收治小儿肺炎321例,抗生素使用率为99.4%,静脉输抗生素为94.1%,青霉素类及头孢2、3代使用率分别为76.6%、10.0%。2010年共收治238例,抗生素使用率为96.2%,静脉输抗生素率为87.8%,青霉素类及头孢2、3代使用率分别为72.7%、5.0%。两年度小儿肺炎平均病程为8.5 d,治愈率2007年为95.3%,2010年为93.3%。行χ2检验得出2010年度抗生素使用率及级别、静脉输抗生素率较2007年度显著降低而平均病程、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肺炎的治疗中抗生素过度使用通过学习规范使用抗生素等知识后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 小儿肺炎;抗生素;静脉;规范使用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77-02
小儿肺炎是儿科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诊断相对容易,治疗却由简至繁,尤其是抗生素的运用,存在比较明显的滥用现象[1-2],经过几年反复学习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抗生素毒副作用相关知识后,本院严格管理抗生素使用,近1年较2年前抗生素使用显著减少,取得初步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与2010年度本院门诊诊断的所有轻症肺炎患者,2007年321例,其中,男176例,女145例,平均年龄2.46岁;2010年238例,男129例,女109例,平均年龄3.31岁。
1.2 方法
于2008~2010年定期学习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相关知识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逐步将所学理论融于临床工作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别统计学习前后两年度肺炎患儿的抗生素使用率,静脉输抗生素率、抗生素级别及肺炎平均病程、治愈率,用卡方检验分析差异,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7、2010年度门诊小儿肺炎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治愈率比较,2010年度抗生素使用率及级别、静脉使用率较2007年明显降低(P < 0.05),但二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3.1 根据临床资料及经验分析肺炎病因及其他影响治疗的因素,以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
肺炎为小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静脉使用抗生素的首位原因。肺炎诊断相对容易,但其抗生素治疗由简至繁,从不用抗生素至口服抗生素至静脉输抗生素及联用高级抗生素,多个级别。这需要充分利用临床分析能力和经验判断。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选药是最佳选择,但门诊不能开展,所以笔者从以下3方面来指导用药。(1)临床体征以肺水泡音为主或呼吸音减弱,WBC/N增高,或CRP增高一般支持细菌性肺炎。临床以喘鸣为主,或伴WBC/N下降或WBC/L增高,一般是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明显,但与体征不相符,胸片改变明显,多为支原体肺炎。少数重症肺炎及不典型肺炎不符合上述规律。(2)结合不同年龄段易感微生物不同,新生儿以B族链球菌等细菌及巨细胞病毒等为主;2~6个月以衣原体及病毒为主;6个月~5岁以病毒、肺炎链球菌等为主;学龄前及青春期以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肺炎双球菌为主。(3)结合个体的情况,如健康情况,既往用药情况,综合分析后才能选择一个最好的治疗方案。以往滥用抗生素,主要原因是忽视了人体自身强大的免疫力。临床经验已证明多数轻症肺炎靠自身的抗病力在少数外来因素帮助下加上合理养护完全能够顺利康复。重症肺炎或轻症肺炎门诊静脉用抗生素治疗2~3 d无好转或加重应及时收入院治疗。
3.2 抗生素在肺炎中的具体应用
肺炎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国外已利用循证医学证明病毒性肺炎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除非有明显合并细菌感染的征象,如病情加重,伴发热寒战及WBC/N升高,除病毒性肺炎外,其他肺炎需抗生素治疗[3-4]。医务人员暂不能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生素治疗门诊几乎100%为经验治疗,具体选用何种药物只能据临床资料及经验分析肺炎病因及其他影响治疗的因素而定。近年国外推荐轻度肺炎治疗如下:0~20 d收住院。20 d~3个月肺炎患儿口服红霉素或静脉输红霉素,若发热应收入院。4个月~4岁口服阿莫西林,但此期多见病毒性肺炎,不用抗生素,合并细菌感染加静脉输氨苄西林。5~15岁口服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静脉输注为红霉素、阿奇霉素,若有确凿证据为细菌感染,加静脉输氨苄西林。以上用药仅在个别品种有所不同。用药时间一般至体温正常后5~7 d或症状体征消失后3 d,支原体肺炎疗程长[5-6]。
3.3 规范使用抗生素原因及具体做法
近年通过学习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抗生素毒副作用,如耳毒性、肝肾毒性、异常免疫反应、二重感染、抑制体内正常菌群,使细菌耐药及产生“超级细菌”等。笔者对临床工作中常犯的几种错误如过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性肺炎);过多联用抗生素;盲目首选高级抗生素,过量超时使用抗生素;过度静脉使用抗生素等,不断进行改进。WHO推荐,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为30%,我国高达80%。随着抗生素毒副作用认识的逐渐深刻及医院感染率不断升高和“超级细菌”事件的频繁发生,规范使用抗生素已刻不容缓。笔者在肺炎的治疗中本着能口服和雾化吸入治疗就不静脉输注;能单用一种抗生素就不联用;能序贯疗法就不全程静脉用药;能用低级抗生素,不用高级抗生素,显著地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使用率。例如在治疗合胞病毒性肺炎中采用雾化复方异丙托溴胺,喘重或特异质者,加布地奈德3~5 d,恢复期加氨溴索雾化,配合抗病毒抑菌的中药治疗,疗效较好,对于病毒性肺炎,不滥用抗生素预防治疗,对于热退后精神面色如常,平素身体健康进食量达平时半量以上的肺炎选用口服和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较好。
本次调查结果说明,在治疗最深的呼吸道感染中,抗生素的使用也可以更规范合理。即轻症肺炎抗生素应用可进一步减少,尤其静脉应用,抗生素级别可更低。以上笔者所取得的进步距科学规范使用抗生素的要求还相差较大,因此仍需不断学习及总结经验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器官恢复正常,所以应尽力避免在治疗中损害其他器官。保护儿童免受疾病药物的损害是每个儿科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医者父母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