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一过性偏瘫临床治疗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导致一过性偏瘫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11年12月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一过性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未出现一过性偏瘫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病因、预防性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症状,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有所差异,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MRI特点、脑卒中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短暂性缺血发作导致一过性偏瘫患者虽早期即可合并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但通过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能达到临床无差别治疗效果。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过性偏瘫;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252-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暂时性脑功能丧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微栓子形成密切相关。临床表现根据缺血动脉系统分为一般症状、颈内动脉系统症状、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其中大脑中动脉缺血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肢体轻偏瘫、面瘫等症状[1]。本院对2007年5月~2011年12月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一过性偏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5月~2011年12月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一过性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未出现一过性偏瘫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36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年龄65~81岁,平均(70.5±11.2)岁;既往病史:高血压31例,高脂血症25例,动脉粥样硬化23例,糖尿病12例。对照组68例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13例,年龄61~82岁,平均(72.7±13.8)岁;既往病史:高血压61例,高脂血症53例,动脉粥样硬化41例,糖尿病26例。两组患者诊断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且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同时行颈部动脉超声及脑部增强MRI排除器质性病变可能。对于既往有明确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给予针对病因治疗,硝苯地平片口服10~20 mg/次,3次/d,部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联合β受体阻滞剂,使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为宜;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给予阿昔莫司每晚睡前口服0.25~0.5 g,控制胆固醇< 5.2 mmol/L、LDL < 2.58 mmol/L为宜。同时给予75~150 mg/d阿司匹林口服抗血小板凝集治疗,部分TIA频发(大于1次/周)或早期出现椎-基底动脉系统表现的患者在抗血小板凝聚基础上,口服华法林2.5~7.5 mg/d抗凝治疗。经动脉超声提示劲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 70%)患者,可考虑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2周后,复查脑部增强MRI,判断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特点。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设为0.05,P < 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前观察组36例患者出现视力障碍25例(69.44%),跌倒发作28例(77.78%),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19例(52.78%),临床症状发作频率每周> 1次31例(86.11%),发作持续时间> 10 min 27例(75.00%),与对照组68例患者出现视力障碍37例(54.41%),跌倒发作29例(42.64%),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21例(30.88%),临床症状发作频率每周> 1次36例(52.94%),发作持续时间> 10 min 13例(19.12%)有所差异,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参见表1。
2.2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
治疗后观察组36例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4例(11.11%),临床症状发作频率每周> 1次11例(30.56%),发作持续时间> 10 min 7例(19.44%),MRI提示片状缺血灶6例(16.67%),发展成为脑卒中3例(8.33%),与对照组68例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7例(10.29%),临床症状发作频率每周>1次23例(33.82%),发作持续时间> 10 min 10例(14.70%),MRI提示片状缺血灶11例(16.18%),发展成为脑卒中6例(8.82%)有所差异,但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参见表2。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症状相对刻板,一般可持续10~20 min,少数患者可超过1 h,发作后不遗留神经功能损伤病症,且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责任病灶[3-4]。临床表现特点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认为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微栓子阻塞小动脉引起的侧支供血循环一过性缺血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原因[5]。其中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时,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后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偏瘫以及面瘫,同时优势半球损伤可伴明显失读、失用症状。部分大脑前动脉缺血损伤患者在一过性偏瘫症状基础上,还可出现人格情绪障碍。当缺血累积颈内动脉主干,可出现典型Horner征、眼动脉交叉瘫。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除一般症状外,早期即可单独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跌倒发作多为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突发后常可快速自行站起。而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则主要因大脑后动脉及边缘系统缺血,患者呈短时间记忆丧失状态,伴定向功能障碍。双眼视力障碍暂时性发作同非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相似,但多因大脑后动脉距状支枕叶视皮层缺血受累[6]。
本临床治疗观察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导致一过性偏瘫患者早期即合并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症状,其中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发生率为77.87%、52.78%,显著高于对照组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发生率42.64%、30.8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虽然观察组患者偏瘫均为一过性表现,就TIA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存在脑卒中转归及预后不良高危因素。但治疗后观察组MRI提示器质性病变阳性率(16.67%)、脑卒中发生率(8.33%)与对照组患者MRI提示器质性病变阳性率(16.18%)、脑卒中发生率(8.82%)达到无差别治疗水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7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