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27653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钟瑞琼 罗伟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方法

    1.2.1 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各系统累及情况、免疫学指标、狼疮活动度等,分析SLE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1.2.2 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器官损害程度,并采用SLICC/ACR提出的SLE损伤指数即SDI积分,以此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t检验、四格表概率法及计数资料的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比较

    对两组病例的性别比例、年龄及病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x±s)

    2.2 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神经精神狼疮、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肾脏病变以及脾脏增大则较为多见,但颧部红斑及关节炎发生率较低(P < 0.05),病例组SLEDAI高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在光过敏、盘状红斑、口腔溃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临床指标对比[n(%)]

    2.3 两组血清免疫学指标的比较

    病例组抗Sm抗体和ACA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C3水平比对照组低(P < 0.05);两组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血清免疫学指标比较[n(%)]

    2.4 SLE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均进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是ACA、血液系统受累及脾脏增大,血小板减少的保护性因素是浆膜炎、关节炎,抗Sm抗体、SLEDAI评分、神经精神狼疮、肾脏病变、C3及颧部红斑及等因素在逐步回归中退出回归方程。见表4。

    表4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临床表现多样,受累器官不一,发生率为7%~30%[5],随着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SLE的预后已大有改善。对SLE患者各器官受累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可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Wallace等报道其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为5%~10%[6]。Reveille等认为血小板(PLT)减少是SLE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7]。SLE患者血液系统受累的常见表现是血小板减少,国内外报道6%~31%的SLE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4%~9%的SLE患者发生重度血小板减少。本研究发现28.24%的SLE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4.70%的SLE患者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这个结果与国外报道保持一致。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颧部红斑、关节炎出现率较对照组低,而浆膜炎、神经精神狼疮、肾脏病变、血液系统受累的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血小板减少是SLE患者的血液系统受累的常见表现,合并浆膜炎、肾脏损害、血液系统受累、ACA阳性及脾大的SLE患者极易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患者面部红斑均为蝶形红斑,以前者发病率为低,以上结果提示伴有血小板减少的SLE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发生率低,而该项指标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血小板减少组口腔溃疡、光敏感等发生率与血小板正常组相比均有增高趋势,但除肾脏损害外均无统计学意义。肾脏损害在SLE各脏器损害中出现较早,且是诊断SLE及判断愈后的重要指标。血小板减少组肾脏损害较血小板正常组高,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伴有血小板较少的SLE患者,应特别关注肾脏的损害。

    对于SLE合并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正常患者,上述的临床和免疫学指标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浆膜炎、血液系统受累、ACA及脾大为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Scofield等对比研究了24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的SLE患者及24例血小板正常的SLE患者,发现,浆膜炎、肾脏损害、神经精神狼疮和溶血性贫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8]。

    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Ziakas等研究发现,高度狼疮活动度与C3降低是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脾大也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血小板70%分布在外周血循环,30%分布在脾池并与外周血进行交换,SLE患者若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时,脾池中血小板明显增多,可出现循环血小板数量减少[9]。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蒋琪瑷,柯立珊,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1,17(12):90-92.

    [2] 潘延斌,李建民,刘京平,等. 首诊儿童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临床比较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5):729-731.

    [3] 余士银,车定琴. 通过血小板3项参数的改变对系统性红斑儿郎疮病情的观察[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1,24(6):739-740.

    [4] 孙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0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