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1)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治疗167例单纯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08~2011年门诊诊治的单纯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7例,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2、3、4、5、6、7、8周血压情况及不良反应,用药前、用药后4、8周检测24 h动态血压。 结果 用药1周后血压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后其总有效率为87.4%,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周后降压作用持续、稳定,24 h动态血压印证了这一结果,用药前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服药4、8周谷峰比分别为53.6%、52.4%。在不良反应方面以头痛、足踝水肿为主,但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3.6%、4.8%。 结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安全有效,作用持久,且具备价格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轻中度高血压;降压疗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9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083—0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当前市面上降压药物种类琳琅满目,如何选择降压药物成为每个高血压患者的首要问题。随着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钙离子拮抗剂无疑为首选降压药。然而,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68%,高血压知晓率为60.7%,但治疗率仅为37.7%,控制率仅为5.7%[1],造成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药费昂贵是重要因素之一。本论文所取病例均来自北京郊区,患者群大,但经济条件一般,急需疗效好、价格合适的降压药。本文通过分析探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在轻中度高血压人群中的疗效、安全性及使用费用,为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2011年门诊诊治的单纯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7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79例,男性平均年龄(55.4±8.5)岁,女性平均年龄(51.3±6.7)岁。入选标准: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连续3次非同日测血压:收缩压140~180 mm Hg和(或)舒张压90~110 mm Hg,并且无糖尿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脑梗死等合并症患者,不限患者年龄、性别,对于既往有服降压药物史的患者征得患者同意予安慰剂洗脱2周。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有恶性高血压史,肿瘤,晕厥史,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服药者。
1.2 给药方法
晨起空腹服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5 mg,1次/d,疗程8周。
1.3 观察指标
入选者治疗前均测诊室血压,以后每1周门诊随访1次,受试者坐位休息15 min后,使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臂坐位血压,以Korotkoff Ⅰ的血压读数为收缩压,以Korotkoff Ⅴ的血压读数为舒张压,连测3次,每次间隔30 s,取平均值作为当日诊室血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4周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型号:wi1551)检查24 h血压控制情况,ABPM设置为白昼(6:00~22:00)每20分钟测1次,夜间(22:00~6:00)每40分钟测1次,均自上午9:00开始至次日上午9:00结束,检测指标统计24 h及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用药前以及用药后每月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观察不良反应,如头痛、颜面潮红、头昏、心悸、下肢水肿等。
1.4 评价标准
参照1998年《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2]。显效:舒张压降低>10 mm Hg至正常或降低>20 mm Hg;有效:舒张压降低<10 mm Hg至正常,或降低10~20 mm Hg,收缩期高血压降低>30 mm Hg;无效:下降程度未到以上2条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用药前后结果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自身前后配对t 检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处理,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前后血压情况
根据门诊随访情况,检测门诊血压结果见表1。用药前与用药后1周血压对比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下降显著,收缩压从(160.0±5.6) mm Hg降至(141.0±6.1) mm Hg,舒张压从(100.0±7.8) mm Hg降至(90.0±2.8) mm Hg。但用药后1、2、3、4、5、6、7、8周血压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周后基本达到了稳定的血药浓度,血压变化不大,持久稳定降压。
2.2 用药疗效情况
疗程结束后,统计167例高血压患者疗效男女构成见表2。由表2可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