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3种治疗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5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分为A、B、C组,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完成后比较3组患儿治疗的优良率,以及肘内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 A、B、C组优良率为78.9%、81.8%、80.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C组肘内翻的发生率分别为18.4%、9.0%、12.0%,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显著高于B组及C组(P < 0.05),A、B、C组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6%、4.5%、8.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3种治疗方法疗效均较好,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b)-0026-02
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主要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3种方法[1],本研究比较了3种方法治疗的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共收治85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男52例,女33例,年龄3~15岁,平均(7.5±5.3)岁;致伤原因:坠落伤47例,摔落伤38例,均为伸直型尺偏的闭合骨折。Gartland分型如下:Ⅰ型25例,Ⅱ型38例,Ⅲ型22例。根据患儿的Gartland分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分为A、B、C组。A组患儿38例,其中GartlandⅠ型25例,GartlandⅡ型13例;B组患儿22例,其中GartlandⅡ型14例,GartlandⅢ型8例;C组患儿25例,其中GartlandⅡ型11例,GartlandⅢ型14例。3组患儿在年龄、病程、致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治疗方法
3组患儿治疗前均拍摄肘正侧位X线片,A、B、C组分别给予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3种方法。
1.2.1 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采用拔伸牵引方法矫正前后侧方的移位,采用旋后或旋前方法矫正旋转移位,复位后拍摄X线观察复位情况。伸直型骨折将肘屈曲90°后用石膏固定,屈曲型骨折将肘屈曲40°~60°后石膏固定。治疗完成3周后复查X线片,去石膏并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1.2.2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 采用与A组患儿相同的手法复位完成后,进行交叉克氏针固定。穿入克氏针过程中注意避开尺神经,将克氏针末端折弯后留于皮外,然后进行无菌包扎,并进行石膏固定。治疗完成4周后复查X线片,愈合良好后拔除克氏针[2]。
1.2.3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 患儿取仰卧位,静脉全身麻醉后,从后正中入路切断肱三头肌,清除血肿后进行复位,复位完成后,进行交叉克氏针固定。将克氏针末端折弯后留于皮外,然后进行无菌包扎,并进行石膏固定。治疗完成4周后复查X线片,愈合良好后拔除克氏针[3]。
1.3 疗效评价
治疗完成后参照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对患儿进行评价,并计算3组患儿治疗的优良率:优,携带角减少0°~5°,肘关节屈伸减少0°~5°;良,携带角减少6°~10°,肘关节屈伸减少6°~10°;可,携带角减少11°~15°,肘关节屈伸减少11°~15°;差,携带角减少>15°,肘关节屈伸减少>15°。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统计并计算肘内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对3种治疗方法的优良率及肘内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使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
3种治疗方法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3组患儿治疗完成后肘内翻、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比较
肘内翻发生率,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显著高于B组与C组(P < 0.05)。神经损伤的发生率,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采用国际通用Gartland分型:Ⅰ型,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远端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后侧骨皮质仍有接触;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骨皮质无接触[4]。而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主要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3种方法,3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适应证及禁忌证,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进行选择。
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操作简单,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快,住院周期短,但对骨折移位的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发生再次移位,因此,适用于较为稳定的GartlandⅠ型骨折,不适用于不稳定的Ⅲ型骨折。针对发生移位且不稳定的GartlandⅡ型或Ⅲ型骨折,临床多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避免了对肌肉及周围组织的损伤,创伤较小,而对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儿,应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崔树森等[5]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上述3种治疗方法,优良率达到83.4%、81.0%、58.8%。本组切开复位的优良率高于崔树森等的研究,这可能是由于其切开复位对于肌肉组织损伤较大所致。
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肘内翻畸形,研究表明,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与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密切相关,交叉克氏针固定能够达到较好的解剖复位与固定效果,因此肘内翻发生率较低。本组研究中,两组克氏针固定患儿肘内翻发生率显著低于石膏固定的患儿。神经损伤也较为常见,往往是医源性损伤造成。张成岗[6]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发现克氏针交叉固定造成的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石膏固定。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本组研究发现,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相比,更容易造成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与切开复位相比,能够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损伤较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0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