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28735
肺泡蛋白沉积症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管理3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李铁军 曾德茁 欧阳碧山 陈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全肺灌洗术的麻醉管理。 方法 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6次全肺灌洗术。 结果 全肺灌洗术中双肺隔离满意,灌洗后动脉血氧分压和脉搏氧饱和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在灌洗期间,灌洗时脉搏氧饱和度要明显高于引流时。 结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全肺灌洗术中,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全肺灌洗术;麻醉方法;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b)-0038-02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罕见病,其特征为肺泡和远端小气道内脂蛋白类表面活性物质异常沉积,基本无炎症表现或极少出现纤维化[1]。全肺灌洗术是目前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最有效的方法[2]。本院2008年8月~2011年11月共对3例PAP患者行此类手术6次,现对该疾病及其麻醉特点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ASAⅡ~Ⅲ级,年龄37~48岁,体重49~71 kg。面罩吸氧情况下,2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1例患者PaO2﹤50 mm Hg,均存在严重的肺弥散功能障碍。

    1.2 麻醉方法

    常规不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有创动脉血压(IBP)和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充分给氧去氮后,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8~0.10 mg/kg、异丙酚1.5~2.0 mg/kg、舒芬太尼0.4~0.6 μg/kg、顺-阿曲库胺0.2 mg/kg进行麻醉诱导,肌松和生命体征满意后行双腔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VT 8~12 mL/kg,RR 10~12/min,I∶E为1∶2,维持PETCO2为35~40 mm Hg。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并间断给予顺-阿曲库胺维持麻醉。

    1.3 灌洗方法

    确定双腔气管导管到位后,行单肺通气,每次向另一侧导管内灌入1 000 mL左右37℃预热灭菌生理盐水,再用吸引器抽出,如此反复进行,配合拍背、调节手术体位,直至回收液颜色清亮为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泡灌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情况

    患者的平均年龄42.3岁,体重59.8 kg,灌洗总液量(27 000±4 243) mL,引流量(26 315±4 350) mL。灌洗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以及动脉血气情况分别见表1。

    2.2 肺泡灌洗期间灌洗时和引流时SpO2的比较

    肺泡灌洗手术期间,特别是灌洗中后期,灌入液体过程中,SpO2有一定程度上升,引流液体时SpO2有所下降,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PAP是原因尚未明确的罕见病,按其临床特点可分为先天性、继发性和原发性[1]。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气促。肺部体征不明显,后期可有发绀、杵状指,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2]。胸片可见典型“蝶翼”状阴影[3]。肺活检是诊断PAP 的金标准。

    目前,全肺灌洗术依然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最有效方法,其主要机制是机械去除脂蛋白物质,也去除作用于肺泡巨噬细胞或Ⅱ型上皮细胞的抗GM-CSF抗体及其他可能的免疫效应[4-5]。本次报道中,在灌洗时配合拍背、改变体位等物理方法以增强洗出效果,也间或在回收半量灌洗液时行灌洗肺人工手控通气数次(每次8~10 mL/kg),通过气流冲涮作用以使闭陷的肺泡重新开放,而促进沉积蛋白洗出。

    PAP患者术前呼吸功能差,肺灌洗过程中可进一步加重已经存在的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故常采用全麻下单侧肺通气,必要时辅助体外静脉转流氧合。本次报道中其中1例术前存在呼吸衰竭,在第一次灌洗前,其呼吸功能尚不足以支持其进行快速的语言交流。在导管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大而不损伤声门的左侧双腔气管导管,以减小单侧肺通气时的气道压,并有利于术后灌洗肺充分引流[5]。麻醉诱导前也应充分给氧去氮,以减少气管插管过程中缺氧的危险性。插管成功后每次变动体位都要反复确认导管位置,双肺的完全隔离是肺灌洗顺利进行的关键[6]。

    肺灌洗手术中应常规检测ECG、SpO2、IBP、PETCO2和尿量,间断监测动脉血气,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体温。因肺灌洗术刺激小,术中应维持足够的镇静和中等偏浅的镇痛,预防术中知晓。在麻醉药的选择上,由于PAP患者肺弥散功能障碍,肺泡膜对吸入麻醉药的通透性明显降低。所以应首选静脉麻醉药。

    本次报道3例患者6次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平稳。除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例外,其他患者手术期间,SpO2均维持在90%以上,气道峰压均在30 mm Hg以内,均于术后拔管安返病房。呼吸衰竭病例单肺通气时SpO2为85%~89%,气道峰压均在33~38 mm Hg,在备用体外静脉转流氧合的情况下行肺灌洗术。在灌洗10 000 mL后SpO2上升至89%~92%,灌洗结束后升至91%~95%,术毕换单腔气管导管回病房监护室,于术后4 h顺利拔管。肺泡灌洗手术期间,特别是灌洗中后期,我们还发现灌入液体过程中,SpO2有一定程度上升,引流液体时SpO2有所下降。若引流过程SpO2 明显降低,在排除相关因素后应立即终止引流,并注入灌洗液,也可采用另一台麻醉机对灌洗肺行同步纯氧加压通气,1~2 min后SpO2可迅速提高。原因可能与液体灌入时挤压灌洗侧肺泡小血管,血流进一步分配至通气侧肺,改善通气侧肺血/气比值有关。

    全肺灌洗术手术时间较长,需要2~4 h,灌洗中后期要注意监测灌入、引流液体量、尿量以及患者体温。灌洗结束时对灌洗肺进行胀肺数次,减少肺内液体残留,增加液体回吸收率。

    [参考文献]

    [1] Martinez-Moczygemba M,Doan ML,Elidemir O,et al.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caused by deletion of the GM-CSFRalpha gene in the X chromosome pseudoautosomal regionl[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7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