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56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HFE)在Barrett食管(BE)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112例B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PPI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HFE治疗。 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12个月胃镜复查其总有效率均为100.00%,对照组分别为12.50%和30.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采用HFE治疗BE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Barrett食管;高频电凝固术;胃镜;PPI
[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b)-0047-02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可伴有特殊肠化或无肠化的一种病理现象,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及贲门癌的癌前病变[1-2]。因此,积极治疗BE对预防食管腺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HFE)在BE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采用HFE治疗BE患者56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12例,男72例,女40例,年龄23~75岁,平均43岁,均符合2005年重庆“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并经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反酸、腹胀、胸骨后疼痛或上腹部不适感。内镜分型:岛型77例,舌型20例,岛型及舌型混合存在15例;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柱状上皮化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内镜分型等一般性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PPI治疗:雷贝拉唑20 mg/次,口服,2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HFE治疗:使用日本OlympusXQ240电子胃镜、Olympus EUS-30型高频发生器和高频电多极电凝器,手术均采用深度镇静无痛胃镜检查术,电凝功率为35 W,通过内镜活检孔道插入高频电凝探头,在内镜直视下,将电凝探头浅表电灼BE病灶黏膜2~3 s,直至黏膜变为白色或焦黄色,电灼凝固范围覆盖病灶边缘0.5~1.0 cm,使所有病变区黏膜均变为白色或焦黄色。术后禁食24 h,如无明显不适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并常规住院观察5~7 d,术后按对照组的使用方法给予雷贝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3、12个月复查胃镜、进行病理组织活检。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内镜复查原病变黏膜恢复为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内镜复查原病变黏膜恢复为正常,病理组织活检发现在再生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内镜复查食管黏膜仍有红肿和糜烂,或未见明显改善[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12个月胃镜复查其总有效率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2.50%和30.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个月χ2=94.055 3;第12个月χ2=59.835 6;P < 0.01)。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E作为食管下段腺癌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是由Barrett于1950年首先发现的一种不同于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疾病[5]。有研究显示,BE患者发生癌变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群的30~125倍,且80%的食管腺癌来源于BE[6-7]。因此,积极治疗BE对预防食管腺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BE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反流和祛除化生的癌前组织,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治疗。 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抗酸治疗虽然能减轻临床症状,但并不能阻止黏膜肠上皮化生;手术治疗损伤大、并发症多,且适应证较为局限,也不宜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用于治疗BE的的内镜治疗手段包括激光、高频电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术、光动力疗法等。本研究中采用高频电凝固术治疗BE,其原理是利用热传导和热辐射,将热极探头接触病灶组织并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碳化,达到损毁Barrett上皮,预防化生的柱状上皮癌变的目的[8]。有研究显示[9],在正常低酸环境中,食管干细胞将分化为鳞状上皮,而在酸性反流致黏膜损伤的情况下,食管干细胞则可转为具BE特性的肠上皮化生,因此,在高频电凝固术后联合PPI治疗,可减少甚至消除异常的胃食管反流,减少食管酸暴露,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其术后复发率[10]。
综上所述,采用高频电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Spechler SJ. Clinical practice Barrett's eaophagus [J]. N Engl J Med,2002,346(11):836-842.
[2] 欧阳建东,高靖,程留芳. 短节段Barrett食管的胃镜及病理资料分析[J].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35-37.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修订版,2011,重庆)[J]. 胃肠病学,2011,16(8):485-486.
[4] 刘新光. 消化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4-160.
[5] Murray 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9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