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28753
甲氧苄定联合抗痨药物用于淋巴结核性溃疡换药的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王桂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索促进结核性溃疡愈合时间的换药方法。 方法 选取淋巴结核性溃疡90例,其中局部涂片阳性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彻底清创,异烟肼注射液冲洗,甲氧苄定加对氨水杨酸软膏油沙外敷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简单清创,对氨水杨酸软膏油沙外敷换药。 结果 实验组局部坏死物清除时间较对照组提前5 d;经治疗4周后,细菌清除率较对照组提高16.67%;经过治疗33 d后,溃疡底部良性肉芽生长率较对照组提高33.33%,溃疡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2 d。 结论 甲氧苄定联合抗痨药物用于结核性溃疡换药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氧苄定联合抗痨药;结核性溃疡;换药;愈合时间

    [中图分类号] R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b)-0072-03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结核病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其中,肺外结核相应增多,占结核病的5%~30%,而淋巴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占肺外结核的30%~40%,淋巴结核分为结节性、浸润型、脓肿型、溃疡型四种,而后两种的处理比较困难[1]。脓肿型破溃和溃疡型的治疗原则是在规范化全身化疗的同时采用局部换药治疗,但愈合缓慢,疗程长,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忧愁和烦恼,成为困扰结核科医生和门诊换药室护士的一道难题。为探索一种提高换药效果的方法,笔者2005年2月~2008年2月在门诊换药室收集符合条件的淋巴结核性溃疡90例,其中局部涂片阳性60例,根据具体情况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法,另一组采用新法换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2005年2月~2008年2月在门诊换药室收集符合条件的结核性溃疡90例,其中局部涂片结核菌阳性60例,年龄18~45岁,平均32.5岁,女性50例,男性40例。颈部淋巴结溃疡50例,腋窝淋巴结溃疡25例,颌下淋巴结10例,锁骨上淋巴结5例,肺部有病灶10例,无其他基础病和免疫低下性疾病,溃疡直径在1~6 cm,均为结核干酪坏死液化,病理证实为结核性。治疗前取病灶内坏死物涂片用油目镜放大1 000倍、300个视野查抗酸杆菌阳性60例。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泌物涂片查到结核杆菌呈阳性者各30例,两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口服化疗药物 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全程12个月。强化期采用H/E/Z/P治疗3个月,即异烟肼(H)0.5 g口服每日1次(qd),乙胺丁醇(E)0.75 g口服(qd),吡嗪酰胺(Z)0.75 g口服每日2次(bid),对氨水杨酸钠(PAS)4 g口服(bid),治疗3个月。实验组强化期加用甲氧苄啶(TMP)0.1 g(bid)。巩固期乙胺丁醇(E)0.75 g口服,对氨水杨酸异烟肼(Pa)0.2 g,口服,每日3次(tid)。对结核性溃疡未液化者,尽量服用抗结核化疗药物,力求使其消散。对已液化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及早切开引流,进行严格标准的换药处理。

    1.2.2 换药法 碘酊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75%的酒精脱碘,用含0.9%氯化钠溶液的棉球擦拭溃疡内部,清除坏死液化的干酪物质。有窦道者用探针探清深度,切开窦道,外口小内腔大者扩大外口利于引流,搜刮清除坏死物,异烟肼水剂冲洗,凡士林油砂条外涂对氨水杨酸异烟肼0.2 g+TMP 0.1 g,两者比例为2∶1,塞入溃疡内部(油砂不要塞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运,阻碍新生肉芽生长,防碍伤口的愈合),纱布覆盖包扎。

    1.2.3 换药时间 第1周换药(qd),第2~3周换药隔日1次(qod),第4周隔2天换药1次,第5、6周每周换药2次,以后每周1次。对照组用传统的换药方法,碘酊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75%酒精脱碘,用含有0.9%氯化钠溶液的棉球擦拭溃疡内壁,凡士林油纱引流分泌物,纱布覆盖包扎。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观察溃疡内分泌物引流情况以及溃疡壁新生肉芽情况。本文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进行对比。如果实验结果以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生长为主(腔内壁刮片镜检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反应性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2]),那么说明免疫力较强,变态反应减弱,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显示溃疡底部良性肉芽生长。(2)观察溃疡腔内细菌清除率及阴性检查。(3)观察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通过χ2作计数资料对比,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实验组第10天,对照组第15天观察溃疡内无干酪坏死物,溃疡内分泌物减少,溃疡壁见新生肉芽组织和毛细血管,新生肉芽鲜红有光泽,说明在显效时间方面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提前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治疗30 d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