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34916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诊断明确后采用急性手术治疗33例,非手术治疗19例,采用规范化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结果 52例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 < 0.05)。 结论 明确早期诊断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时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颅脑损伤;重型;早期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b)-0030-02

    重型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病之一,受伤者常伴随颅内压增高、脑缺血和脑水肿等相关病的发生,致死致残率每年高达30%~40%。因而,如何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成为脑外科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对本院52例重型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2±18.1)岁,病程2~8年。车祸损伤18例,大脑撞击损伤23例,摔伤5例,其他6例。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所有患者格拉斯哥(GCS)评分3~8分, CGS 3~5分者33例,GCS 6~8分者19例。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昏迷、呕吐或瞳孔散大改变,部分患者伴随偏瘫或癫痫等症状。头部CT扫描发现脑内血肿35例,脑干损伤7例,血肿并发脑挫裂伤7例,其他3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急诊入院后迅速采取吸氧、气管内插管、输血,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通过急诊CT等检查进行确诊,确定颅脑损伤程度和部位,血肿大小和部位,有无脑挫裂伤和脑水肿等现象,对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适当甘露醇和消炎药。对保守治疗患者给予适当降压、止血、激素以及神经细胞营养因子等药物综合治疗。
, 百拇医药
    1.3.1 手术治疗 降低手术室温度至25℃左右,降低大脑代谢水平。采取全麻方式,根据大脑挫裂伤部位及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主要为清除血肿、破碎脑组织,去除粉碎性凹陷骨片,放置引流管并作必要的减压术等。术后给予一定的抗感染、降压、脱水等综合治疗。

    1.3.2 药物治疗 对不需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适量甘露醇加呋塞米降压、糖皮质激素消炎治疗,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水肿,降低炎症反应。同时给予适量神经营养治疗,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等,积极预防并发症。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 18.0统计软件,治疗前后GCS评分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52例患者中急性手术治疗33例,非手术治疗19例。其中,恢复良好15例(28.8%),中残17例(32.7%),重残11例(21.2%),死亡9例(17.3%)。治疗前后构成比比较,χ2=68.9,P < 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并发症多使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有研究[1]表明入院时 GCS评分在3~5分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超过60%,而GCS评分在3分的患者病死率几乎接近 100%。本组GCS评分为3分患者死亡,本组总病死率为17.3%。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治时间是否及时、方法是否得当,成为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3.1 早期诊断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尤为关键,及时准确的诊断不仅可为患者节约时间,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保障[2]。首先要明确患者颅脑损伤部位是否有其他脏器合并损伤,出血量大时要及时止血。待生命体征平稳时,迅速进行头部CT扫描等检查,进一步确定受损部位和程度,有无颅脑碎骨凹陷、脑水肿等,判断有无血肿及血肿部位、程度[3]。如患者已有脑水肿现象出现应及时给予甘露醇等脱水剂进行治疗,降低颅内压,再根据患者受损情况和临床表现及时给予手术或药物治疗。对于本研究中的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在整过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百拇医药
    3.2 临床治疗

    一般而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因而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时间是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4]。从本研究患者情况来看,颅脑受损后24 h内患者的意识逐渐模糊,GCS评分逐渐降低,这可能与大脑受损后脑出血、脑水肿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5]。因而对早期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做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有助于缓解高颅压对脑和脑干造成的影响。对于颅骨凹陷或粉碎性骨折患者应尽早纠正骨折,清除血肿,防止脑疝形成,尽可能的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必要时进行亚低温治疗,降低脑细胞的代谢速率,从而减少脑对氧的依赖性,减少血流速度,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

    综上所述,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迅速的结合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确定受损部位和面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对于手术患者要及时清理颅内残骨碎片、血肿块,降低颅内压,术后进行消炎、营养治疗等,对于药物治疗患者要明确用药时间和用药量,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樊洪,陈治强. 192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07,36(19):2005-2007.

    [2] 周渡,刘继东. 重型颅脑损伤283例临床治疗[J]. 西部医学,2008,20(5):949-951.

    [3] 李小东,陈礼刚,李定君. 68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6):642-643.

    [4] 张继龙,康凯. 重型颅脑损伤312例临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7, 20(5):69-71.

    [5] 黄万振,刘超. 重型颅脑损伤68例救治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89-90.

    [6] 韩昆,孟庆海,张文德. 亚低温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4):279.

    (收稿日期:2012-07-06 本文编辑:林利利), 百拇医药(汪孝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