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233
1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谢乃集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对本院2011年临床各科上报的ADR报告163例,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类别、给药途经、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女性发生率(57.67%)高于男性(42.33%);≥ 60岁的患者发生率较高(29.45%);抗菌药物引发ADR最多(43.5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0.86%);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经(80.98%)。ADR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5.40%),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和重视报告,降低ADR发生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药源性疾病;个体化给药;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53-03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由于药物品种增多,新药不断出现,多种药物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多,药物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减少药源性疾病,促进合理用药。笔者对本院2011年ADR上报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本院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临床各科上报的163例ADR报告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的一般情况

    163例ADR报告中,女性(57.67%)高于男性(42.33%),≥ 60岁的患者发生率最高(29.45%)。ADR发生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2.2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

    163例ADR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高,其次是中药制剂,引发ADR的药品种类见表2。

    2.3 引起ADR的抗菌药物种类

    163例ADR报告中,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占抗菌药物的38.02%,青霉素类引起的ADR占抗菌药物的18.31%,见表3。

    2.4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163例ADR报告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高,其次是口服给药,见表4。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163例ADR的报告中,累及器官或系统多数是皮肤及其附件,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昏、头痛等,见表5。

    3 讨论

    由表1可见,ADR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这与药源性疾病的性别分布规律相符(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1]),可能与女性生理状况不同于男性,对药物敏感性高,耐受性差有关。≥ 60岁年龄组的ADR发生率居各年龄段首位,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2],其次为10岁以下未成年患者。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体内药物清除率降低,容易造成蓄积中毒,同时多数老年人患有多慢性疾病,多种药物联用,这些均有可能增加ADR的发生率。因此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坚持实行个体化给药和药学监护。< 10岁的未成年患者亦多见ADR的发生,由于儿童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免疫功能较低,防御能力差,同时儿童由于肝药酶分泌不足,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差[3]。因此,未成年人ADR发生率亦很高,儿童用药时应结合其生理特点、病情等具体情况合理用药。

    由表2可知,引发ADR的药品种类排序前2位为抗菌药物、中药制剂,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4]。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遵循用药指征,重视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避免或减少无指征的预防用药、经验用药以及大剂量用药、用药疗程过长等。中药制剂中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较高,这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提纯难度大,有效成份不明确等有关,其中蛋白质、淀粉、鞣质、树脂、挥发油、生物碱等致敏成分,是引起机体变态反应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调配输液过程中,有可能引入微粒,从而多见ADR的发生。故中药制剂应严格遵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合理使用,使药性与病情相符,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增加ADR的发生,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的合用,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提供的方法稀释和使用,减少ADR的发生.。

    由表3可知,在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发生比例最大(占38.02%),这与其使用范围广、使用量大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液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MIC时间,此类抗菌药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日用药总量分3~4次给药,然而,门诊患者大多采用单次大剂量给药方案,往往导致了药物浓度过高,若其药物滴注速度过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