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420806
103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高敬敬 肖寒 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感染科;

    【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斗门区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3个月内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回顾性探讨2005年6月~2012年1月于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感染科门诊或住院103例HIV/AIDS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主要治疗方案为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奈韦拉平(NVP)(16.50%)、3TC+AZT+依非韦伦(EFV)(54.37%)、司他夫定(d4T)+3TC+NVP(12.62%)、d4T+3TC+EFV(16.50%)。其中含NVP组中肝功能损害及皮疹的发生率较其他组别明显增高;含AZT组中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较其他组别明显增高。药物不良反应以肝功能损害(39.81%)、消化系统症状(33.98%)、骨髓抑制(25.24%)和皮疹(5.83%)为主。结论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选择合适抗病毒药物组合,同时密切关注抗病毒治疗3个月以内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HIV/AIDS 药物 不良反应 发生率

    【分类号】R512.91

    艾滋病(AIDS)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珠海市斗门区为全国艾滋病患病率较高的地区,传播途径以注射吸毒及异性性传播为主。高效抗逆转录酶(HARRT)抗病毒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自我国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良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8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