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
王萍 葛守辈 刘晓娟 舒华娥 张佳佳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院47例细菌感染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成血培养阴性组和血培养阳性组。血培养阳性组中微生物学确诊为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除行常规血培养检查外,均在发热12h内行血清PCT测定。PCT测定采用快速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综合分析患者PCT的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较G+菌感染组PCT值增高(P0.05)。当感染得到控制后PCT浓度随之下降。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患者中,血清PCT值可作为预测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动态监测血清PCT,能反映病情变化及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血清PCT检测的结果可反映抗菌药物的疗效,为抗生素及时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 细菌感染
【分类号】R733.71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患病率高达50%~80%[1],严重的感染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反映感染的敏感标志物很少[2],血培养阳性率仅有10%~20%,且病原菌分离、培养时间长,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传统反映炎症的指标,对感染的诊断没有明显的特异性[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