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33期
编号:12678184
非体外循环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3期
     2 介入封堵术

    外科手术是治疗CHD最传统的方法,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自从心内导管应用于临床后,由于微创的特点,以导管为手段的介入诊疗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普及。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介入治疗CHD也获得了成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Amplatzer封堵器开始广泛应用于简单CHD的治疗[13-14],但介入封堵术在治疗ASD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15]:ASD不可过大(ASD直径≤30 mm),否则封堵器易与ASD垂直而超越缺损导致封堵失败;对于婴幼儿、儿童,要求房间隔要有相当的容积,足以容纳封堵器(封堵器边径较ASD直径大5~7 mm),其位置也有一定限制,对于上、下腔型和冠状窦型ASD都不适于本法治疗。婴幼儿由于穿刺困难以及受股动静脉直径的限制,因此婴幼儿进行介入治疗比较困难。Amplatzer封堵器要求ASD边缘至冠状窦、房室瓣和右上肺静脉的距离≥5 mm,因此对于上、下腔型和冠状窦型ASD都不适于本法治疗;出现封堵器脱落至左心等紧急情况时,由于从导管室到手术间转运时间长,可能失去手术机会;另外,该封堵器金属成分多,大面积的金属结构暴露在心腔内,是否会导致血栓还需长期临床观察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