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467382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27例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5日 李婕 耿丽娟 谷献芳 马友凤
第1页

    参见附件(3251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以外周动静脉作为输入、输出途径,用两部输液泵建立全自动双管末梢血管同步换血,换血前后检测患儿各项胆红素水平及血压、电解质、血糖水平。 结果 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及血红蛋白水平在换血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血钙水平在换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儿黄疸完全消退,最早为换血后2 d,最迟13 d,平均6 d。 结论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显著,无明显并发症;相对于传统换血术可减少感染机会,对血压影响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新生儿溶血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5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035-03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ABO血型或Rh血型等)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1],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胆红素脑病,造成程度不同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换血疗法可较快地清除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及易破坏的致敏红细胞,降低胆红素脑病及死亡的发生率。目前国内传统的换血方法是外周动静脉同步输血、抽血式换血术,此方法易发生感染且易导致其他并发症。本院新生儿科2009年2月~2012年8月应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27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7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其中,男15例,女12例;入院日龄为生后24~72 h ......
------
    李婕 耿丽娟 谷献芳 马友凤 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7例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以外周动静脉作为输入、输出途径,用两部输液泵建立全自动双管末梢血管同步换血,换血前后检测患儿各项胆红素水平及血压、电解质、血糖水平。结果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及血红蛋白水平在换血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血钙水平在换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儿黄疸完全消退,最早为换血后2 d,最迟13 d,平均6 d。结论全自动同步换血术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显著,无明显并发症;相对于传统换血术可减少感染机会,对血压影响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自动同步换血术 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分析

    【分类号】R722.1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ABO血型或Rh血型等)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1],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胆红素脑病,造成程度不同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换血疗法可较快地清除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及易破坏的致敏红细胞,降低胆红素脑病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51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