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金标准”,在颈动脉疾病诊疗领域创出中国特色(1)
第1页 |
参见附件。
2014年3月20日,记者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曲乐丰教授那里获悉,“第三届中华颈动脉外科高峰论坛暨国际颈动脉外科峰会”于2014年4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和前两届论坛一样,本届论坛仍由曲乐丰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据记者了解,曲乐丰教授系我国血管外科专业首位博士后,他主要从事血管系统性疾病的微创诊治、培训以及相关的器具研发工作。截至现在,已经完成颈动脉手术3200余例,系国内完成此术式最多的术者,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多项新的颈动脉手术方式,使手术时间由原来平均2到3小时缩短至40至50分钟,并发症率由此前的3%至6%降低至1%以下。至今在全国30余省份,带教50余家单位,使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在国内得以传播。为了更好地开展颈动脉领域的学术交流,方便患者咨询,他还领衔开创了“中华颈动脉网”。同时,他对颈动脉狭窄和脑梗的发病机制也有着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幽门螺杆菌感染高脂血症大白兔所致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鉴于上述原因,本刊记者围绕我国颈动脉疾病领域的学术交流问题和目前临床上的诊疗热点,对曲乐丰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共同进步,2014年的愿景
马年暮春的阳光从窗外透进来,投射在曲乐丰教授俊朗的面孔上,他向记者描述着关于颈动脉外科的新愿景—— “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交流合作、共同进步”是“第三届中华颈动脉外科高峰论坛暨国际颈动脉外科峰会”的会议主题。再次出任大会主席的曲乐丰教授向记者介绍说:“这个论坛着眼于颈动脉外科的临床与基础,聚焦于颈动脉外科的前沿技术与最新理念,专注于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闭塞、颈总动脉狭窄/闭塞、颈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颈动脉夹层、颈动脉残腔综合征、颈动脉体瘤、颈动脉瘤和颈动脉外伤等颈动脉疾病的个体化微创治疗,将以上疾病治疗展现于现场手术演示、手术录播、模型演练、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和大师面对面等形式,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颈动脉血管旁路术以及颈动脉复合手术等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
随后,曲乐丰教授详细为记者介绍了这届论坛设置的会议论题——围绕颈动脉疾病,共分为“颈动脉疾病个体化微创治疗策略”、“颈动脉疾病个体化微创治疗保障”和“颈动脉疾病研究前沿”三大板块。其中,“颈动脉疾病个体化微创治疗策略”包括“颈动脉狭窄/闭塞/栓塞”“支架内再狭窄/闭塞”“颈动脉夹层”“放射性颈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外伤性颈动脉闭塞”“颈动脉扭曲”“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等各症对策的研讨;“颈动脉疾病个体化微创治疗保障”包括“影像评估随附”“围手术期用药”“麻醉方式选择”“术中评估监护”“手术器械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处理”等临床具体问题的研讨;“动脉疾病研究前沿”部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