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556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陈紫桃 易燕桃 李迪 余燕红 陈影 陈尚良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2 肺炎链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比较[n(%)]

    与头孢噻肟比较,*P<0.05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这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小儿肺炎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基本一致[4],且不同年龄组的患儿其感染各种病原菌的比率也随着年龄不同而不同[5]。在各种感染病原菌中,流感嗜血杆菌替代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婴儿感染的最主要病菌。1岁儿童感染病原菌多系肺炎链球菌[6]。因为1岁后小儿免疫系统逐步发育成熟,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对其致病率明显下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炎链球菌产生的感染率则有增加的趋势[7]。

    针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在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出来之前,可以采取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及时留取痰液标本送检,明确致病菌种类,进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用药[8]。本院痰培养细菌分析结果显示,其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其中肺炎链球菌为316珠,占69.8%,与以往研究相符[9]。故针对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入院后尚未明确病原菌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