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651466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新生儿窒息的麻醉处理1例(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19期
     本次抢救的特点是及时控制症状,如补充血容量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纠正酸中毒,生命体征支持等,这些措施可为手术创造最佳条件。而以往对输注血浆、凝血因子有争议,认为是“火上浇油”。但急性失血,患者往往无明显的高凝期,而是迅速进展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因此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在DIC的过程中可提供良好的止血[11]。本例抢救中未察到DIC加重趋向,相反因及时补充血浆、凝血因子、冷沉淀后,患者出血渐止,凝血功能逐渐恢复,使手术顺利完成,挽救了产妇生命。

    DIC初期是凝血亢进,应用肝素阻断高凝的恶性循环是治疗DIC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应用的理想时机是高凝期,这一时机把握困难,并且有报道肝素治疗DIC并没有明显提高产妇抢救成功率[12]。本例患者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凝血检查项目多有异常,应用肝素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出血,所以对肝素的应用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总之,对产后大出血并发DIC要高度重视,应了解高危因素,掌握病情进展,备好抢救措施,根据病情及时对症处理,帮助妇婴度过危险期。

    [参考文献]

    [1] 梁朝霞,陈丹青.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学新特点[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1):897-898.

    [2] 崔红,陈静,刘彩霞.2001年和2011年产后出血的救治及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6):167-168.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2-910.

    [4] 杨沽,房桂英.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47):108-109.

    [5] 刘彩云,龙雁,唐荣瑜.凶险型前置胎盘39例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7):850-851.

    [6] 罗方媛,陈锰,张力,等.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五种止血手术疗效的比较及止血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9):641-645.

    [7] 徐淑静.1例产后出血并发DIC诊治的经验教训[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101-102.

    [8] 张方芳,徐永莲,刘兴会,等.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44-146.

    [9] 彭晓鹰.16例产后出血并发DIC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253.

    [10] 林建华.凝血功能障碍致产后出血的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93-95

    [11] 郝锋.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DIC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18):31-32.

    [12] 董宏伟,黄瑛,朱永林,等.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8):937-936.

    (收稿日期:2014-05-04 本文编辑:郭静娟) (孙小东)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