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2)
由表2可见,ADR报告累及器官或系统的损害以皮肤及附件占多数,表现为各类型药疹,因皮肤异常易被医患发现,与文献报道一致[3-5]。因其他系统损害易被医患忽视,建议提高医务人员对引起ADR相关细节的重视度,及时发现ADR,立即停药治疗,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损害。
综上所述,本院2013年较2012年ADR报告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未发现有后遗症及死亡病例,但医务人员上报ADR主观意识尚存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药物引起ADR的危害性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主观意识,完善本院ADR上报奖惩制度,减少ADR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Z].卫生部令第81号.
[2]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中国药学会药剂/药理学会.全国合理用药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J].中华医学杂志,1985,65(5):258.
[3] 孙燕,吴激,曾平,等.我院2002年~2005年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21):1648-1650.
[4] 张娟,熊永山,王登峰,等.武汉市2010年武汉5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市2010年5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56-57.
[5] 张嘉丽.我院3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32):2537-2539.
[6] 黄艳,杜小换.我院 241 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4):1310.
[7] 王爱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7-202.
[8]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Z].卫医发[2004]285号.
[9]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10] 李苏青.我院3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8):1711.
[11] 曾洁,何洁.福建省50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5):283.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郭静娟) (陈燕 段宝珍 陈俊敏)
综上所述,本院2013年较2012年ADR报告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未发现有后遗症及死亡病例,但医务人员上报ADR主观意识尚存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药物引起ADR的危害性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主观意识,完善本院ADR上报奖惩制度,减少ADR发生。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Z].卫生部令第81号.
[2]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中国药学会药剂/药理学会.全国合理用药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J].中华医学杂志,1985,65(5):258.
[3] 孙燕,吴激,曾平,等.我院2002年~2005年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21):1648-1650.
[4] 张娟,熊永山,王登峰,等.武汉市2010年武汉5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市2010年5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56-57.
[5] 张嘉丽.我院3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32):2537-2539.
[6] 黄艳,杜小换.我院 241 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4):1310.
[7] 王爱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7-202.
[8]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Z].卫医发[2004]285号.
[9]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10] 李苏青.我院3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8):1711.
[11] 曾洁,何洁.福建省50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5):283.
(收稿日期:2014-08-26 本文编辑:郭静娟) (陈燕 段宝珍 陈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