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625364
不同时机钠补充在预防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钠补充在预防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与C组,分别为30例,A组患儿于出生后1 d进行补钠处理,B组则于出生后2 d进行补钠处理,C组则不予以补钠,仅于出生即刻与出生3 d后复查血清钠含量,统计三组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发生率。 结果 出生时,三组患儿血清钠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 d后,A组患儿血清钠含量为(142.7±3.3) mmol/L,明显高于B组的(137.6±2.7) mmol/L(t=8.511,P<0.05)及C组的(131.5±2.5) mmol/L(t=16.891,P<0.05)。A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B组的36.67%(χ2=11.4621,P<0.05)及C组的56.67%(χ2=28.4014,P<0.05)。 结论 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后早期行补钠处理,可明显降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症状,使其体内水钠得到平衡,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预防;钠补充

    [中图分类号] R7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1(c)-0084-03

    低钠血症是早产适于胎龄儿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早产适于胎龄儿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的关键原因[1]。当前临床上对预防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的研究尚少[2]。有报道显示,采取钠补充方案对预防胎龄儿低钠血症有一定的效果,但对钠补充的时机尚未确定[3]。基于此,为分析不同时机钠补充在预防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本院对收治的90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患儿母亲孕期正常、健康,无遗传及代谢性疾病,无既往窒息历与产伤史,出生后血气指标基本正常。将9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随机分为A、B、C三组,均为30例。A组男19例,女11例;合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硬肿症2例;平均胎龄(33.67±1.06)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16±0.33) kg。B组男20例,女10例;合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例,高胆红素血症9例,硬肿症1例;平均胎龄(34.11±0.94)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19±0.36) kg。C组男18例,女12例;合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5例,高胆红素血症11例,硬肿症1例;平均胎龄(34.25±0.85)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18±0.36) kg。入选研究三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合并疾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儿均给予基础综合处理,包括保暖、补液、喂养、利胆、抗感染、补充维生素、氧疗及预防出血等操作。A组患儿于出生后1 d给予钠补充,静脉持续泵入0.9%氯化钠溶液,2 mmol/(kg·d);B组患儿则于出生2 d后行钠补充处理,方法同对照组;C组则不予以补钠处理,仅于出生时与出生3 d后检测血清钠含量。

    1.3 诊断标准

    低钠血症:患儿血清钠含量<130 mmol/L;正常:患儿血清钠含量在130~150 mmol/L;高钠血症:患儿血清钠含量>150 mmol/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出生时与出生3 d后血清钠含量的对比

    出生时,三组患儿血清钠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 d后,A组患儿血清钠含量明显高于B组(t=8.511,P<0.05)及C组(t=16.891,P<0.05)(表1)。

    2.2 三组患儿低钠血症发生率的对比

    A组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2=11.4621,P<0.05)及C组(χ2=28.4014,P<0.05)(表2)。

    3 讨论

    一般早产适于胎龄儿较易并发低钠血症[4]。早产适于胎龄儿的血浆肾素、肾小管对醛固酮并不敏感,且钠、钾、酶转运能力较低,保钠能力较差,加之患儿排钠量较大,导致体内钠失衡,尤其胎龄<34周患儿,其肾小管发育迟缓,吸钠能力低,使钠流失[5]。在母体宫内,胎儿一般处于电解质与体液过多的状态,在其出生后必须释放过多的电解质,排除过量体液,若患儿未并发低钠血症或脱水症状,可将其视为自然生理过程[6]。但基于早产适于胎龄儿肾功能的考虑,其生理过程可能趋向病理转化[7]。

    大量报道研究显示,早产适于胎龄儿并发低钠血症通常无明显症状表现,较易被忽视。在低钠血症进展迟缓时,患儿一般无任何症状[8]。但若低钠血症进展速度较快,患儿则可能出现脑水肿、意识模糊、昏迷、惊厥、嗜睡等症状表现。低钠血症期间,患儿血脑渗透压梯度变大,导致水分快速进入脑部,进而引发脑水肿。另外,人体内钠元素是保持其神经肌肉应激性的关键元素,若患儿呈负钠失衡状态,可能降低其神经肌肉应激性,使肌张力迟缓,同时降低腱反射,引起腹胀、心音低钝等症状[9]。本研究结果提示,出生3 d后未进行补钠处理的C组患儿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达56.67%,由此可知,低钠血症多发于患儿出生后3 d,尤其需注意,患儿出生后一般进食较为困难,需辅助使用静脉补液,建立营养支持,出生1 d后患儿小便量可能增多,失钠量也随之提升,可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低钠血症,因而必须在尽早时间内采取补钠处理措施。

    当前临床上对预防早产适于胎龄儿发生低钠血症尚未确立统一方案。有观点认为,需在早产儿出生后调节其体内水分与盐分。首先少尿阶段,即患儿出生1~2 d;其次,负平衡阶段,患儿体内水钠失衡,出现负平衡状态,即患儿出生后0.5~4 d;再者,则为平衡阶段,即患儿出生后1.5~3 d。有研究认为,据三个阶段的划分,不宜于出生第1天给予补钠处理,建议在患儿出生2 d后进行钠补充,剂量控制在3 mmol/(kg·d)左右[10]。本研究结果提示,3 d后未给予补钠处理,患儿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且出生24 h后行补钠处理的A组患儿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与C组,提示早产适于胎龄儿出生后早期行补钠处理,可明显降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症状,使其体内水钠得到平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俊超,刘军民.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的预防[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7):3102-3103.

    [2] 胡冰,周伟,胡华著,等.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脐血心钠素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电解质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2):135-136.

    [3] 赵枰,张秀琳,谢玮,等.早产适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 25(2):103-104.

    [4] 孔祥永,董建英,池婧涵,等.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1):28-31.

    [5] 王淑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9, 25(6):596-597.

    [6] 陈志凤,丁月琴,梁斐,等.新生儿低钠血症48例病因及治疗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09-110.

    [7] 宋少俊.新生儿重症疾病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402-3403.

    [8] 周祖发,杨荣敢,高瑞林,等.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低钠血症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5):28-29.

    [9] 吴俊超,刘军民.早产适于胎龄儿低钠血症的预防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35-36.

    [10] 李璞.临床低钠血症营养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2):2277-2278.

    (收稿日期:2014-11-28 本文编辑:李亚聪) (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