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625380
Ki—67、P16、CK17在鉴别宫颈非典型鳞化、未成熟鳞化中的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研究Ki-67、P16、CK17在宫颈非典型鳞化(AIM)、未成熟鳞化(IM)中的表达,以探讨Ki-67、P16、CK17对于AIM与IM的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诊断为AIM及IM的100例患者中Ki-67、P16及CK1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0例患者中57例AIM,43例IM,与原诊断比较误诊率达12%。57例AIM Ki-67阳性率75.4%,P16阳性率77.2%,CK17阳性率35.1%;43例IM中Ki-67阳性率4.7%,P16阳性率16.3%,CK17阳性率9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P16、CK17联合检测方法均优于Ki-67、P16联合检测和P16、CK17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i-67、P16、CK17联合检测对于AIM与IM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Ki-67;P16;CK17;非典型鳞化;未成熟型鳞化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1(c)-0141-03

    宫颈鳞状上皮未成熟型化生(immature metaplasia,IM)与非典型鳞化(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在形态学上极为类似,但AIM被归类于宫颈癌前病变(上皮内肿瘤形成)[1],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iasia,CIN)亚型[2]。IM则是鳞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良性病变。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两种疾病的病理形态学表现相似,而处理方法完全不同,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检测Ki-67、P16、CK17三种标志物在IM、AIM中的表达,希望找出鉴别这两种疾病的诊断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本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的细胞学检测结果阳性,并均进行宫颈活检,石蜡包埋,HE染色,被诊断为AIM或IM的患者100例,年龄21~53岁。

    1.2 方法

    100例病例首先登记原诊断,然后进行Ki-67、P16、CK17三种标志物免疫组化染色,再被经验丰富的三名病理医师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及HPV基因检测复检重新诊断,最后统计误诊率,对IM、AIM两种疾病的Ki-67、P16、CK17三种指标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与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差异[3-5]。

    1.3 免疫组化方法

    所有组织标本均为常规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采用SP法,染色步骤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抗原修复采用高压高温煮沸法[6]。

    1.4 结果判断

    因大部分病例为活检病例,组织较少,因此,只以阳性、阴性统计。Ki-67检测核多形性的细胞,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标记。P16以胞质、胞核均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标记。CK17以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标记[7-8]。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

    原诊断中AIM 51例、IM 49例,经三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结合组织学图像与免疫组化结果及HPV病原学检测重新分类诊断为IM 43例、AIM 57例,误诊率高达12%(12/100)。

    2.2 AIM与IM患者Ki-67、P16及CK17阳性率的比较

    AIM与IM患者Ki-67、P16及CK17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3 三种联合检测方法的比较

    Ki-67、P16、CK17联合检测的AIM阳性率均高于Ki-67、P16联合检测及P16、CK17联合检测(P<0.05)(表2)。

    3 讨论

    鳞化是一种生理过程,它以储备细胞增生、早期的鳞状上皮分化、变化不定的细胞极性和细胞核增大为特点。常常在完全成熟以前柱状上皮消失,上皮由鳞状上皮组成,不成熟细胞升至表层,此时不成熟鳞化的图像常被误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诊断不同程度AIM的指标;AIM被归类于宫颈癌前病变(上皮内肿瘤形成),是CIN亚型,因此,在鉴别IM还是AIM时,这些变化就会引起病理医师之间的意见分歧,尤其是在鳞状上皮表面出现一层柱状上皮时更是如此[1]。作者整理近几年的AIM、IM病例100例,经三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结合组织学图像与免疫组化结果及HPV病原学检测重新分类诊断为IM 43例、AIM 57例,而原诊断中AIM 51例、IM 49例,存在12例误诊,误诊率高达12%,说明IM、AIM鉴别诊断的困难性。

    IM是鳞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鳞化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AIM是CIN的一种,属于癌前病变。IM的病因一般是炎症引起;AIM的病因98%是HPV感染。两者拥有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因个体差异产生不同的结果。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机体形成CIN的过程中,Ki-67、P16、CK17三种标志物产生较大的变化[3,9],而对于三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有助于IM、AIM的鉴别诊断。

    HPV的致病机制与两种原癌基因E6、E7有密切关系。AIM的启动是由于这两种病毒癌基因E6、E7的过度表达而引发,它们与多种细胞周期蛋白相互关联:P16是一种Cyclin依赖激酶抑制剂,为肿瘤抑制蛋白,抑制CDK4和CDK6,调节G1节点,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无限增殖,是AIM标志物[5,10-11]。Ki-67是细胞增殖周期标志物,表达于G1、S、G2、M期的细胞核,而不表达G0期的细胞核。在正常上皮的表达仅局限于下1/3的基底旁细胞。上皮上层出现Ki-67阳性细胞仅见于HPV感染,诱导感染细胞进入细胞周期,随着CIN的进展,Ki-67的检出率呈明显升高趋势,故Ki-67是鉴别AIM、IM有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11]。CK17主要标记正常组织中复层上皮和假复层上皮的基底细胞,气管/喉/支气管假复层上皮的基底细胞以及唾液腺的肌上皮细胞呈阳性反应。在宫颈中为干细胞标志物,主要在不成熟化生IM的鳞状上皮中表达[12-13],故在鉴别IM和AIM时有重要价值。 (朱峥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