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605347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4期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结核、平喘、化痰、止咳、吸氧治疗。同时将250 ml生理盐水(5%)与0.4 g注射液头孢哌酮钠(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215)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54),将250 ml生理盐水(5%)与30 ml痰热清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给药2周。

    1.3 疗效评价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及体征(肺部湿啰音、哮鸣音、神志、发绀)进行评分。以疗效指数(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进行疗效评价,临床控制:疗效指数降低85%以上;好转:疗效指数降幅在67%~84%;进步:疗效指数降幅在33%~66%;无效:疗效指数降幅<3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的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分,x±s)

    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2 周后,治疗组:临床控制16例、好转9例、进步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临床控制12例、好转6例、进步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21/3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头晕、皮疹、变态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药物热,1例出现轻微腹泻,两组患者的症状均较轻微,均未作特殊处理,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患者的体质普遍较差,营养不良,机体抵抗能力低下,发生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风险更大,反复、长期的呼吸道感染,也是肺结核引发肺心病的主要原因。结核性肺心病的发病诱因主要为气道感染,在气道感染中,细菌性感染约为20%,病毒性感染约为30%[4]。结核性肺心病具有病情迁延难愈的特点,患者病程普遍较长。临床治疗普遍应用短暂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但这些药物的长期应用,会发生细菌变异,产生大量耐药菌株,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结核性肺心病的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多为真菌或条件致病菌感染,这主要与肺结核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长期营养不良有关。肺结核所致肺心病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结核病灶造成的固定性的病理改变[5-7],所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肺结核所致肺心病常不能象普通肺心病那样奏效[8],所以,临床上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核性肺心病,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痰热清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其主要成分包括山羊角、熊胆粉、连翘、黄芩、金银花等,黄芩为君药,可泻火解表、清热利湿;山羊角、熊胆粉为臣药,可化痰解痉、清热解表;连翘、金银花为佐药,连翘可解热、抗炎抗菌、利尿强心、抗病毒,金银花具有补虚疗风、抗炎、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痰热清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功效,可对炎症介质发挥阻滞作用,可有效抑制体内免疫病理过程,能很好地预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通过减少炎性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以改善机体生理功能。

    据国内文献报道[9]显示,对急性加重期的肺结核并发慢性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显示,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组的总有效率达92.5%,明显比未用痰热清注射液的对照组(70.0%)更高(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10-15]相符,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肺心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俞文.肺结核合并肺心病183例治疗疗效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110-111.

    [2] 徐湘燕.老年肺结核合并肺心病135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6):113.

    [3] 邵建西.300例肺结核并发肺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0):527.

    [4] 李孝东,李志伟.联合治疗矽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2):2178,2181.

    [5] 李彬先,高风华.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与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11(4):332,341.

    [6] 李彬先,王月华,张雪峰,等.肺心病血液流变学与超氧化物岐化酶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5,5(2):323.

    [7] 刘平,沈寒放,张蔚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和血液流变特性改变[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6,6(3):131.

    [8] 吴葆林.多巴酚丁胺、多巴胺联合治疗肺结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6):106.

    [9] 陈建华.探析肺结核所致肺心病的诊治特点[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283.

    [10] 梁晓海,黄平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7):13-14.

    [11] 宋杏林,陈玉花.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衰42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5):32.

    [12] 苗茂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0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7):2790.

    [13] 杨运池,陈二恒,贾玲允.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7):1029-1030.

    [14] 程冰洁,马速,顾燕岳.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45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2):42-43.

    [15] 刘先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3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8):24.

    (收稿日期:2014-12-25 本文编辑:许俊琴) (徐秀珍)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