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技术训练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肛管直肠功能的影响(3)
2.2 两组干预前后直肠感觉功能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各项直肠感觉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直肠初始便意感觉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便秘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肛门直肠功能受损是引发功能性便秘的主要风险因素,而通过修复及改善肛门直肠功能则有利于便秘的治愈[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肛管直肠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排便训练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及用力排便时直肠压力,进而促进其顺利排便。通过实施肛门压力反馈性训练及腹式呼吸方案,能够明显改善肛门括约肌的舒缩矛盾[7],并能帮助患者再次构建盆底肌功能状态,进而提高盆底肌与括约肌之间的协同效应[8]。另外,腹式呼吸训练方案可提高腹部肌肉强度,进而提高直肠压力,最终改善排便顺畅度[9]。借助肛门内外括约肌不协调舒缩矛盾的改善及缓解,再加上肛门用力时直肠压力的提升,能够促进机体排便指数的提高,缓解便秘症状[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直肠初始便意感觉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揭示排便技术训练能够使肠道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敏感状态,这有利于体内粪便及早排出体外[11]。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直肠具有规律性的肠鸣音及肠蠕动状态[12],其能借助自身特有的适应性舒张特点,储备一定容积的粪便,直至产生便意,激活中枢排便系统,使粪便从肠道排出体外[13]。对于直肠功能受损的患者而言,由于宿便长期未能及时排出体外,不断积累的粪便使直肠壁扩张,导致直肠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因长期粪便的机械性刺激而引起排便反射阈值升高[14],进而使直肠肛管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恶性便秘的出现[15]。相关研究显示,直肠部位敏感性减弱会引起机体排便反射迟钝,这是引起功能性便秘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16]。通过直肠感受性方案的训练,逐步减少肠道气囊注入容积,能够逐渐恢复患者的直肠感觉功能,有效改善产生机体排便感所需的容积阈值,进而重新构建正常的排便反射功能[1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排便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上,功能性便秘患者可出现极不舒适的症状,包括大便硬结、排便困难及肛门堵塞感[18]。通过排便技术训练,能够改善与排便功能密切相关的肛门括约肌及盆底肌功能,提高两者之间在排便过程中的协调性,再加上直肠感觉功能的修复,可有效减轻排便感觉阈值,使直肠黏膜有更多的血液灌注,进而提高大脑神经支配的肠道活动,最终有效缓解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19]。
综上所述,通过腹式呼吸训练能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腹肌力量,通过压力反馈性训练能有效促进肛门括约肌、盆底肌张力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直肠感受性训练能有效减轻直肠感觉阈值,最终可恢复直肠肛管功能,促进粪便顺利排出。
[参考文献]
[1] 姚旭,高春兰,韩英,等.循证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97-1398.
[2] 宋雪青.穴位与腹部按摩护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21):1977-1978.
[3] 曾敏婕,严柳青,蔡华,等.4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1040-1041.
[4] 林允照,顾华,沈健.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8):796-799,802.
[5] 蔡淑珍,殷丽萍,谢鸿,等.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13-14.
[6] 林允照,冯晨,刘敏,等.基于TTM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17(35):4157-4162.
[7] 陈玉梅,闫树英,杜慧晴,等.居家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65-867.
[8] 褚明君.辩证施护对老年便秘患者干预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683-1685.
[9] 林允照,林朦朦,欧阳吟靖,等.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2):670-674.
[10] 刘焕巧,臧永丽,张崇菊,等.护理干预在老年功能性便秘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44-1045.
[11] 张晓丽,詹亚卿.双介入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23-1325.
[12] 张赟,何庆疆,李小玉,等.健康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301.
[13] 张爱军,朱叶珊.饮食调理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29-430.
[14] 王丽,王静新,张晓梅,等.脑卒中后便秘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20-23.
[15] 叶敏,吴小香.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67.
[16] 廖化敏,李茵.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J].激光杂志,2011,32(2):88-89.
[17] 王丽,周君桂,杨晓华,等.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认知行为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3):39-42.
[18] 李倩,郝丽.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81-3382.
[19] 宋玉磊,林征,林琳,等.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485-487.
(收稿日期:2015-02-14 本文编辑:祁海文) (邓春友 谢永康 利友琼等)
两组干预前的各项直肠感觉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直肠初始便意感觉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便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便秘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肛门直肠功能受损是引发功能性便秘的主要风险因素,而通过修复及改善肛门直肠功能则有利于便秘的治愈[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肛管直肠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排便训练方案能够改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及用力排便时直肠压力,进而促进其顺利排便。通过实施肛门压力反馈性训练及腹式呼吸方案,能够明显改善肛门括约肌的舒缩矛盾[7],并能帮助患者再次构建盆底肌功能状态,进而提高盆底肌与括约肌之间的协同效应[8]。另外,腹式呼吸训练方案可提高腹部肌肉强度,进而提高直肠压力,最终改善排便顺畅度[9]。借助肛门内外括约肌不协调舒缩矛盾的改善及缓解,再加上肛门用力时直肠压力的提升,能够促进机体排便指数的提高,缓解便秘症状[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直肠初始感觉容量、直肠初始便意感觉容量、排便窘迫容量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揭示排便技术训练能够使肠道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敏感状态,这有利于体内粪便及早排出体外[11]。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直肠具有规律性的肠鸣音及肠蠕动状态[12],其能借助自身特有的适应性舒张特点,储备一定容积的粪便,直至产生便意,激活中枢排便系统,使粪便从肠道排出体外[13]。对于直肠功能受损的患者而言,由于宿便长期未能及时排出体外,不断积累的粪便使直肠壁扩张,导致直肠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因长期粪便的机械性刺激而引起排便反射阈值升高[14],进而使直肠肛管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恶性便秘的出现[15]。相关研究显示,直肠部位敏感性减弱会引起机体排便反射迟钝,这是引起功能性便秘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16]。通过直肠感受性方案的训练,逐步减少肠道气囊注入容积,能够逐渐恢复患者的直肠感觉功能,有效改善产生机体排便感所需的容积阈值,进而重新构建正常的排便反射功能[1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排便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上,功能性便秘患者可出现极不舒适的症状,包括大便硬结、排便困难及肛门堵塞感[18]。通过排便技术训练,能够改善与排便功能密切相关的肛门括约肌及盆底肌功能,提高两者之间在排便过程中的协调性,再加上直肠感觉功能的修复,可有效减轻排便感觉阈值,使直肠黏膜有更多的血液灌注,进而提高大脑神经支配的肠道活动,最终有效缓解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19]。
综上所述,通过腹式呼吸训练能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腹肌力量,通过压力反馈性训练能有效促进肛门括约肌、盆底肌张力及两者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直肠感受性训练能有效减轻直肠感觉阈值,最终可恢复直肠肛管功能,促进粪便顺利排出。
[参考文献]
[1] 姚旭,高春兰,韩英,等.循证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97-1398.
[2] 宋雪青.穴位与腹部按摩护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便秘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21):1977-1978.
[3] 曾敏婕,严柳青,蔡华,等.4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1040-1041.
[4] 林允照,顾华,沈健.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8):796-799,802.
[5] 蔡淑珍,殷丽萍,谢鸿,等.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13-14.
[6] 林允照,冯晨,刘敏,等.基于TTM指导的阶段性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17(35):4157-4162.
[7] 陈玉梅,闫树英,杜慧晴,等.居家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65-867.
[8] 褚明君.辩证施护对老年便秘患者干预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683-1685.
[9] 林允照,林朦朦,欧阳吟靖,等.感知行为干预对重度脑性昏迷患者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2):670-674.
[10] 刘焕巧,臧永丽,张崇菊,等.护理干预在老年功能性便秘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44-1045.
[11] 张晓丽,詹亚卿.双介入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23-1325.
[12] 张赟,何庆疆,李小玉,等.健康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301.
[13] 张爱军,朱叶珊.饮食调理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29-430.
[14] 王丽,王静新,张晓梅,等.脑卒中后便秘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20-23.
[15] 叶敏,吴小香.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67.
[16] 廖化敏,李茵.老年骨折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J].激光杂志,2011,32(2):88-89.
[17] 王丽,周君桂,杨晓华,等.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认知行为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3):39-42.
[18] 李倩,郝丽.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81-3382.
[19] 宋玉磊,林征,林琳,等.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485-487.
(收稿日期:2015-02-14 本文编辑:祁海文) (邓春友 谢永康 利友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