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595240
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调查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92.6%)明显高于对照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8%)明显低于对照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老年;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a)-0183-03

    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显著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退变,老年人骨质疏松,髋关节周围肌群发生退行性变,较小的暴力就有可能致股骨颈骨折[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效果差,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将服务对象看成一个具有生理及社会、心理需要的整体,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扬州市广陵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3例,均为突发性骨折,经X线检查确诊,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11例,脑梗死后遗症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切开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为(75.6±9.9)岁;对照组26例,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为(75.7±8.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方法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入院宣教,常规的骨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看成一个具有生理及社会、心理需要的整体,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困扰,常常焦虑、恐惧。护士应该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尊重老年患者的地位和人格,对其礼貌、关心和耐心。向其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以消除病人的疑虑。经常与其交流,了解患者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调节其情绪,给予安慰和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牵引护理

    为了便于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进行,需要减轻髋关节肌群的挛缩,术前常行患肢皮肤或骨牵引。牵引时应注意:①保持患肢正确的功能位置,患肢外展30°~40°[2],足部中立位。嘱患者进行足部背伸功能锻炼,防止足下垂[3]。②设置对抗牵引,床尾抬高15~30 cm,骨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12~1/7,皮肤牵引≤5 kg[4]。③保持有效牵引,牵引时重锤要保持悬空。④预防牵引针孔感染,每日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针孔两次。

    1.2.3 术前护理

    1.2.3.1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的健康史及相关因素,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如心、肝、肾功能检查。对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等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高血压病者术前给予低盐、低脂饮食,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以下;糖尿病者调整饮食,空腹血糖控制在6~8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11 mmol/L[5];对有脑梗死病史者,可行脑血流图检查,了解脑部供血情况。

    1.2.3.2 术前准备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输血或白蛋白,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术前常规准备,如备皮、皮试,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练习床上大小便,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排便不适引起便秘和尿潴留。吸烟者劝其戒烟,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2.4 术后护理

    1.2.4.1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4 h内持续心电监护直至平稳,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尿量;有针对性地观察血压、血糖变化,使其维持在一定范围;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活动情况;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4.2 疼痛的护理 麻醉期后,大多数患者均感伤口疼痛,预防镇痛效果更好。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适应能力差,耐受力低,对疼痛更加敏感[6]。护士应安慰患者,分散其注意力,给予舒适的体位,抬高患肢减轻水肿,从而减轻疼痛。术后常规携带自控硬膜外镇痛泵,根据需要按压镇痛泵按钮,从而控制疼痛。也可通过静脉输液、肌内注射、口服止痛药达到镇痛目的。

    1.2.4.3 并发症的预防 ①压疮: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骶尾部垫海绵垫,缓冲压力。每2~3小时翻身1次,骨突处经常按摩,热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使用便盆时,动作避免硬推硬拉,防止擦伤皮肤。术后及早用健腿着劲抬高臀部,防止局部长期受压,避免压疮发生。②肺部感染:病房给予湿式清扫,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术后协助患者早期活动,经常翻身,定时给予叩背;鼓励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③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给予热敷、向心性按摩,鼓励患者伸屈下肢,尽早做功能锻炼;禁止在患肢输液,防止损伤静脉。如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如下肢肿胀时,禁按摩患肢[7],防止血栓脱落引起心、肺、脑等重要脏器栓塞而危及生命。④泌尿系感染:留置导尿时注意无菌操作原则,每日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每日更换尿袋。严禁尿袋高于膀胱位置,避免尿液逆流,每3~4小时开放导尿管1次。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冲洗泌尿道,预防感染[8]。 (薛明琴)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