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的研究进展
神经节,1HD的发病原因,1基因突变,2早期胚胎阶段微环境改变,3遗传因素,2HD的诊断,1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3HD的治疗,1手术治疗,2神经干细胞移植
甄亚琴 徐纪荣1.山西医科大学儿科系,太原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大原 030001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为常见的小儿消化道畸形之一[1],发病率为1∶5000 左右,位居消化道畸形的第2 位,临床表现主要是胎粪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和腹胀,常并发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和小肠结肠炎等,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危及患儿生命[2],最早为丹麦医生Harald Hirschsprung 于1886 年在柏林儿科学会上首先报道,并对该病进行了详细描述,特别是近几十年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国家对儿科的重视,各地新生儿科纷纷建立,新生儿及婴幼儿就诊率明显升高,虽然目前对此病已有一定的认识,对巨结肠类源病(allied of Hirschsprung disease,HAD)也有诸多相关报道,但仍有因诊断不准确,或未能及时治疗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案例,对HD 行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高其治疗效果是临床医生仍需不断努力的重要方向。
1 HD 的发病原因
1.1 基因突变
HD 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性疾病,目前已经鉴定的HSCR 相关易感基因主要有酪氨酸激酶受体(RET)、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NRTN、ECE1、内皮素B 受体(EDNRB)、内皮素3(EDN3)、SOX10、ZFHX1B、PHOX2B、KIAA1279等,与HD 比较密切的主要分布在两个受体、配体系统,即RET-GDNF 和ECE3-EDNRB 系统。RET 基因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它可以调控正常细胞生长和分化,尤其在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受体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调控细胞的发育,导致肠道神经发育不良,RET 基因编码的跨膜蛋白质在神经嵴源性细胞中均有表达,并担负很重要的生物学功能[3],Uesaka 等[4]发现当小鼠RET 基因表达水平降为原来的50%时,会出现类似于HD 样无神经节细胞肠段。GDNF 是RET 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其编码蛋白组产物在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损伤及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正常情况下,GDNF 基因的正常表达能保证神经节细胞正常移行到肠壁内,并继续发育保持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但当GDNF 表达下调后,神经节细胞无法在肠壁内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消化道的神经节细胞丢失,进而发展成为HD[6]。层粘连蛋白(LN)作为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9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