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3069358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β—tubulin3及TOPO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5期
     [Key words]Non-small-cell lung cancer;ERCC1;β-tubulin 3;TOPO Ⅱ;Immunohistochemistry

    目前,肺癌是导致全球肿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手术是Ⅰ~Ⅱ期及部分ⅢA期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虽术后给予辅助化疗,但生存率改善不佳,有研究显示,其5年生存率较前仅改善5%左右[1-2]。临床中,约3/4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3]。近年来,以铂类为基础的第三代联合化疗方案是NSCLC一线治疗的金标准,但肿瘤细胞对其的耐药性仍很高,往往导致治疗失败。随着对功能性基因组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tion 1,ERCC1)在铂类耐药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β-微管蛋白3(β-tubulin 3)的表達与紫杉类耐药密切相关[4],而国外有学者报道其表达与铂类耐药也存在相关性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