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012974
动态监测血乳酸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期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LAC)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例MODS患者,根据监测LAC与否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根据LAC水平、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平均动脉压(MAP)及尿量这5个变量调整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及升级治疗;对照组31例,根据监测CVP、ScvO2、MAP及尿量这4个变量调整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及升级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 h、48 h、72 h的Glasgow昏迷评分(GCS)、氧合指数(PaO2/FiO2)、压力调整心率(PAHR)、胆红素、Cr、PLT,并在各个时间段将这些指标进行MODS严重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2 h后WBC、PCT及APACHEⅡ,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ODS严重程度评分、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医学科的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72 h,实验组WBC、PC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APACHEⅡ、MO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动态监测LAC和乳酸清除率(LCR)对MODS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指标稳定、可靠、可缩短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住重症医学科的时间。

    [关键词]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a)-0019-04

    血乳酸(lactic acid,LAC)是体内葡萄糖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之一,是反映组织灌注及氧合状况的最敏感指标,高乳酸血症与重症患者死亡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在相关研究中,入院时筛选测量和入院后连续监测患者的LAC,可作为预测死亡率的指标[2-5]。在《拯救脓毒症”(SSC)指南》中,将LAC恢复正常水平作为复苏目标[6]。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是一个缺氧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的指标,用来判断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已被人们用来作为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复苏指标[7]。有研究证实,将LCR作为复苏目标确实能改善重症患者生存率[8]。Nguyen等[9]报道,在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用6 h LCR<10%来评估病死率有很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李曦等[10]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当LCR≥13%时能较好地预测患者生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80%。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耗资高等特点,是近期重症患者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要降低MODS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减轻患者负担,将从哪些指标来指导此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本研究通过探讨动态监测LAC及LCR来指导MODS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例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在右侧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以便监测血流动力学。根据监测LAC与否将所收集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03±9.30)岁;根据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8~12 mm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ScvO2)≥70%、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65 mmHg及尿量≥0.5 ml/(kg·h)这四个变量调整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及升级治疗。实验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25±7.55)岁;除根据CVP8~12 mmHg、ScvO2≥70%、MAP≥65 mmHg及尿量≥0.5 ml/(kg·h)来调整患者补液及血管循环活性药物的应用外,还需根据LAC的变化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任何一项指标不能满足上述标准,需要调整补液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升级治疗,若上述变量无变化,继续当前治疗72 h,若经治疗6 h后,LAC下降,但仍>4 mml/L,则需要计算LCR。若LCR>30%时,继续治疗,若LCR<30%,需要重新调整补液、血管循环药物及升级治疗,并继续每2小时测LAC,直至LCR>30%或LAC至正常水平,之后按原治疗方案继续治疗72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程序和研究方案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MODS诊断标准

    ①循环系统: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90 mmHg大于1 h,或需要药物支持才能维持循环稳定;②呼吸系统:起病急,PaO2/FiO2≤200 mmHg(無论是否应用PEEP),胸片显示双肺浸润,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18 mmHg;③肾脏:Cr>177.3 μmol/L,伴少尿或多尿或需要血液净化治疗;④肝脏:胆红素>34.2 μmol/L,或转氨酶升高>2倍或已出现肝昏迷;⑤胃肠:上消化道出血,24 h出血量>400 ml,或胃肠蠕动消失不能进食或出血消化道坏死或穿孔;⑥血液:PLT<50×109/L,或已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⑦代谢:不能为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糖耐量减低,需要有胰岛素,或出现骨骼萎缩、无力表现;⑧神经系统: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7分[11]。 (栾静 王延震 蒲勇鹏 陈玮 韩旭 班丽红)
1 2 3下一页